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曹植,在一首《待太子坐》中有这么四句诗:
白日曜青春,
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
凉风飘我身。
这四句诗描写雨后天晴的自然环境。“曜”是照耀之意,这里的“青春”是指可爱如春的青春大地;“时雨”就是及时而降的雨,“静”是使之静止、压住的意思;“辟炎景”是说驱除了炎热。诗的大意是:太阳发出白光,照耀着青春大地,及时的落雨压住了飞扬的飘尘,寒气驱走了炎热,凉风徐徐吹到我身上。
飞尘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其颗粒直径约在0.1~10微米之间。由于气压、温度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撞击,使这些灰尘颗粒能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一般来说,在农村,每升空气中约有8万粒灰尘,在大城市则可达30万粒,甚至多到70万粒。所以,城市的空气就显得很污浊。
雨后的天空,飞尘顿消,洁净如洗,空气格外清新。为什么落雨可以静飞尘呢?原来,下雨时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将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进行了加工,有的分子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有的分子则得到电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地球是一个带有大量负电的巨大的带电体,由于静电感应,它能够使每个下落的雨滴的底部带正电而顶部带上等量的负电,如图1-4所示。
对这样一个急速下落的雨滴来说,空中的正离子很难与它接近。这是因为,雨滴下部的正电荷要排斥正离子;而在雨滴上部,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又把正离子吹开。只有空中的负离子,才容易受到雨滴下部正电荷的吸引而粘到雨滴上。因此,下落的雨滴往往带上很多负电荷。大家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样,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通道附近的飞尘就被吸引到带电雨滴上,正像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纸屑一样,于是飞尘随着雨滴最后落到地面上。假如你在刚下雨时,把一个干净的脸盆放到院子里,过一会再去看,脸盆底就沉淀了一薄层沙土,它们是粘附在雨滴上,随雨滴一起落到盆中的。这就是古诗名句“时雨静飞尘”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五
地热的应用
海流也能发电
《活塞式抽水机》课件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潮汐是怎样产生的?
风车的制作
对家庭热水器的调查
《体验分子间的作用力》课件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件
“太阳能”教学实录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三(参考答案)
《热机》课件
《实验:墨水的扩散》课件
核电站安全吗?
可怕的烟雾事件
《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
课件: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内燃机
我国丰富的水力资源
太阳电池
余热的利用
《热和能》单元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太阳能》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学课件
风能的利用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五(参考答案)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四
《能源家族》教学设计
《核能》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