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曹植,在一首《待太子坐》中有这么四句诗:
白日曜青春,
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
凉风飘我身。
这四句诗描写雨后天晴的自然环境。“曜”是照耀之意,这里的“青春”是指可爱如春的青春大地;“时雨”就是及时而降的雨,“静”是使之静止、压住的意思;“辟炎景”是说驱除了炎热。诗的大意是:太阳发出白光,照耀着青春大地,及时的落雨压住了飞扬的飘尘,寒气驱走了炎热,凉风徐徐吹到我身上。
飞尘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其颗粒直径约在0.1~10微米之间。由于气压、温度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撞击,使这些灰尘颗粒能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一般来说,在农村,每升空气中约有8万粒灰尘,在大城市则可达30万粒,甚至多到70万粒。所以,城市的空气就显得很污浊。
雨后的天空,飞尘顿消,洁净如洗,空气格外清新。为什么落雨可以静飞尘呢?原来,下雨时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将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进行了加工,有的分子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有的分子则得到电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地球是一个带有大量负电的巨大的带电体,由于静电感应,它能够使每个下落的雨滴的底部带正电而顶部带上等量的负电,如图1-4所示。
对这样一个急速下落的雨滴来说,空中的正离子很难与它接近。这是因为,雨滴下部的正电荷要排斥正离子;而在雨滴上部,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又把正离子吹开。只有空中的负离子,才容易受到雨滴下部正电荷的吸引而粘到雨滴上。因此,下落的雨滴往往带上很多负电荷。大家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样,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通道附近的飞尘就被吸引到带电雨滴上,正像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纸屑一样,于是飞尘随着雨滴最后落到地面上。假如你在刚下雨时,把一个干净的脸盆放到院子里,过一会再去看,脸盆底就沉淀了一薄层沙土,它们是粘附在雨滴上,随雨滴一起落到盆中的。这就是古诗名句“时雨静飞尘”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超重与失重教案1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2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1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0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28
质点参考系课件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达标练习
速度与加速度教案2
电磁铁练习1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3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7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7
电磁继电器练习2
磁现象练习2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课件1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27
电磁继电器达标练习1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
磁现象练习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件
现代顺风耳电话课件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2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1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教案
越来越宽信息之路课件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6
质点和位移课件
能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检测题3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