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整理的
摩擦力公式,请考生认真掌握。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高三物理学科寒假作业(试题)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3)
高二物理公式要点总结:直线运动
高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
物理计划总结-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计划总结-第一学期初三物理学科组工作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公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
高二物理必修知识点:磁场必考知识点整理汇编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7)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第三节 科学探究 电动机为什么转动》教学反思
2015—2016高三物理学科寒假作业
高考物理一轮必考知识点电场公式总结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做题效率?
用“顺口溜”巧记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听课反思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代表作(2)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代表作(1)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三类范式
高二物理公式要点: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5-16学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快速提分5步曲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高二物理重点公式:功和能
盘点2016年高考尖子生物理十大复习技巧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4)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高考物理复习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知识点总结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