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法在现代数学乃至物理等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由有限小到无限小,由有限多到无限多,由有限的差别到无限地接近,就达到事物的本真。极限法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借助极限法,人们可以从直线去接近曲线,从有限接近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不确定认识确定,从近似认识准确.从量变认识质变。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的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园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体现了微积分的思想。
高一物理教学中关于瞬时速度的分析就采用了这种极限法的思想,从运动学角度看,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x/△t,当△t足够小的时候所求的v就是瞬时速度。得的平均速度就越能较精确的描述人经过某点时的快慢程度。当位移足够小(也就是时间足够短)时,所得到的平均速度就是“一闪而过”的瞬时速度了。如果两个量在某一空间的变化关系为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的函数关系(如因变量与自变量成正比的关系),那么,连续地改变其中一个量总可以使其变化在该区间达到极点或极限。根据这种假定来考虑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我们就把它称为极点思维法或极限思维法。
同样极限思维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极限思维法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时,与常规解法相比较,可大大地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ppt课件2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5《宇宙深处》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ppt课件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ppt课件1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3《解剖原子》ppt课件包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1《怎样认识力》ppt课件1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1《怎样认识力》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ppt课件3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4《升华和凝华》ppt课件2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3《重力》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5《宇宙深处》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ppt课件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1《光世界巡行》ppt课件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ppt课件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与眼睛》ppt单元复习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ppt课件2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2课时)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包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5《水循环与水资源》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1《光世界巡行》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4《升华和凝华》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3.1《光世界巡行》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八下6.1《怎样认识力》ppt课件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