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向来被很多人视为理综成绩的“杀手”。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很多同学到了高二学到电学的时候,往往就什么都听不懂了。到了高三去补课,才发现落下的东西太多,没有时间慢慢理解。最后往往只能选择放弃。
其实,单就高考来说,物理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关键是对高考考点的把握。现在高中教材一共有7本书,但是考试只有13道题,而且考察的知识点相对固定,考试的模式也几乎没有改变。因此,如果能够精确把握考点和考试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迅速达到高考的要求。
看高考物理试题,总共110分的试卷,选择共八道题,占据了48分,实验两道题占12分左右,计算2道题共32分左右,选修1道15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主要的考点。
选择题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4-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物理学史、万有引力与航天、交变电流、恒定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3-4道选择题中,有2-3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动力学知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电场、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一般高考有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次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0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2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4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选修题
第三道,3-3:热学、相对论;3-4:光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3-5:动量、原子物理。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不多说,这道题15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好吧,算算你这时的最低成绩:80分左右,满分110。对于仅仅是中等偏下基础的你来说,是很容易得到的。算算你的花费: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拿出一个半小时学物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雷雨中物理知识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运载火箭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原子论的创始人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余震发生的原因
火焰究竟是什么物质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可爱的汽车,可怕的尾气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房屋抗震常识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雨衣上的学问
关于静电除尘
生活中的物理学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