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一旦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逆反心理是物理学习的大敌,必须坚决消除。那么,如何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呢?
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其次,得体有效地利用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波的干涉、衍射时,可向学生介绍光也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以下简单的实验即可观察到: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墨汁,待干后,划一条狭缝或靠得很近的双缝,通过狭缝看太阳,即可看到美丽的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不过此实验难度较大,分划得很细,现象才能清晰,一般同学不易做成功)能激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兴趣。
初三物理复习中不容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根本措施
加强中学物理与农业生产的联系
物理教学要狠抓形象思维的培养
中国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
简介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学生读物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选题环节的实施与指导策略
论逻辑与科学规律的教学
多彩的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共振”的探索
物理解题与辩证逻辑思维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
激励学生的“雕虫小技”
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差生物理学习的成绩
新理念下的学生观举隅
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物理教学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
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
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
怎样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情感
中学物理教育的一种情感模式
改革物理学习成绩评定的实践和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学习评价
引导初中学生善于提出物理探究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构建
物理教学中黑板画的基本画法
初中物理课引入环节初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