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困惑或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把创新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还有人认为上活动课、成立鼓乐队、减少主课时、不打百分而改为“等级加评语”等就是创新教育。但是,实践证明,基础知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取消考试,开门办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毁灭一代人。众所周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可运用以下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一般的认识活动是“二体”问题,即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间的关系问题。但教学过程是一个特
图1
殊的认识活动,如图1所示,它除了认识的主体(学生)和认识的客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外,还有教师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三体”问题。在这一认识活动中,学生要认识客体,须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加工的材料既来源于外界物理环境,又来源于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以思维加工为中介的物理环境与物理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使物理认知结构重新组合,最终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识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采用“填鸭式”教学,因此,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采用“引探式”教学,使其自觉、主动地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在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做到:
1.构建适合创新教育的学习环境
(1)教师应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为此,需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性思维。
(3)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写、算、说等活动都是如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长此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人教版物理九年《动能和势能》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九年《热和能》(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3))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静摩擦力的方向)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摩擦力》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九年《摩擦力》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杠杆》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2))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摩擦力》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热和能》(做功和内能的改变(2))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杠杆》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光盘的重心)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说课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能及其转化》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压强》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宇宙和微观世界》(探索微观世界)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杠杆》ppt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核能》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摩擦(3))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效率》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弹力的产生)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杠杆》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能及其转化》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动能和势能》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和机械》(不倒翁不倒原理)flash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