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
1N:1个苹果(北师版)或2个鸡蛋(人教版)
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
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
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
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
8、知道惯性现象
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
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
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
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牢记: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只要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合力肯定为0
10、会进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及求合力
【运动和力知识总结】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4年初三物理期末测试卷(沪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归纳测试题(带答案)
2014年初三物理试题月考试题精编
2015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下册试题第一学月考试卷(教科版)
菏泽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带答案)
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能源革命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欧姆定律单元检测题
2014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检测题
乐山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答案)
探究电路物理试题推荐
物理电流和电路考点归纳复习
庆阳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有答案)
内江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
探究电路物理试题2014
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检测试题(有答案)
2014年九年级物理试题联考试题精编
2015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带答案)
探究电路物理试题
重庆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初三物理试题:热和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15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初三电与磁测试题物理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