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分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及课后训练。课前预习是以填空形式,呈现所要学习的知识,探究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及例题;而课后训练则是一些涉及所学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学生课前需要认真填写课前预习,这部分内容只要学生看书就可在书上找到所有的答案,没有任何难度。目的很明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同时也可以顺便看一下课内探究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达到课前导学的目的。
课内导学
在课堂上,我改掉以往的姿态。首先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并及时评价,以保证学生能有持续的热情来完成课前预习。而后引导学生对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此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语言、多媒体的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将知识层次化。而后利用导学案的课内探究的问题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总结出课内探究问题的答案或想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总结的结论,教师在给予点评和升华,并配以适当的练习题或例题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到或总结到的知识点或规律。从而达到培养运用知识技能的目的。这样我的角色就由以往的“主角”转变为“导演”。学生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角”了。因此教师的“导”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后导学
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注重课后导学。除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外,我在导学案中还增添了适量达到课后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在导学案上专门设计了一个栏目为“教师寄语”。
针对课型不同写上不同的寄语,但每次都会给学生们留下一个问题,就是:今天你在课前、课上或课后,体会到思考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了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比便达到对课后不熟悉的知识点加深、巩固。
总之,通过这一年半的努力,学生们几乎没有再对我说“老师你讲的我都会,自己一做就不会”类似于这样的话了。从一年半的考试成绩看,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也遥遥领先,更可喜的是学生见到我再也不像从前的学生那样愁眉不展,而是喜笑颜开。对我说“老师物理课真有意思!”我也从中得到的了启示,对于理性思维很强的物理学科,教师导学的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作者:杨丽 单位:内蒙呼伦贝尔莫旗尼尔基一中)
新人教版八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2节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3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透镜》ppt课件4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运动的快慢》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第2节 光的反射》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光的传播》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4
新人教版八上《第2节 光的反射》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2节 光的反射》ppt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温度》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温度》ppt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科学之旅》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2节 密度》ppt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第1节 透镜》ppt课件3
新人教版八上《第3节 平面镜成像》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