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 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物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三、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开场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着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3
熔化和凝固课件7
电磁感应学案
电磁感应基本问题分析导学案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16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14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7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9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15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4
熔化和凝固课件11
静电场同步检测1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6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9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导学案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6
电场力的性质学案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3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2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8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
加速度学案11
电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课件9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9
电场能的性质学案
熔化和凝固课件12
力的合成学案3
交变电流同步检测7
电与磁课件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