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1.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思索的欲望。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做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流体压强与流速》,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谁能使开口向下漏斗里的乒乓球不掉下来”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有几个平时较顽皮的学生此时也跃跃欲试。结果很多同学都是吸住球,我说:“谁能吹气而球不掉的?”很多同学都说“不可能”,这时,我找了一个同学用力向下吹气,结果球没掉,大家特别差异,我及时引入本节课。在这一节课中,同学积极探索、思考,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欢笑声中感受了学习物理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新课程物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时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用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知识,巩固技能。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变成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将演示实验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这样做,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兴趣。
3.改进实验,重视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电荷”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一幅在吹塑纸上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图上。然后,我对着图对学生讲:花盆里有株花枝,但是花枝上没有绿叶和红花,我用薄纸剪成花和叶子。现在不用胶水,能不能把花和叶子贴上?(我手拿一片绿叶剪成的叶子向画面上贴,叶子不能被吹塑纸吸附,飘落在地上。)叶子没有贴上,怎么办呢?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激发了每个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使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带着疑问听完此节课后,我再重复提出上面的问题,这时全班有90%以上的学生举手,表示能解决。然后我叫一位学生上台来表演,他拿着塑料布在画面上摩擦几下,然后拿着绿叶和红花向画面上适当的位置靠近,花和叶子都被吸附在画上。此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抓住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上寻找农村和城市物理教育的平衡点。从当今世界的物理教学改革中,对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种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参与的吸引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在课堂的引人中,在随堂实验中,在课后作业中和在课题研究中,都可以有自制教具及其小型实验的用武之地。例如,我们可以用塑料可乐瓶做液体压强的实验,用纸片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等。有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道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看看自行车,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
三、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和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带着积极热情的微笑走入课堂。
2.带着热爱和谐的心情走入课堂。
3.带着生动形象的语言走入课堂。
4.带着幽默风趣的智慧走入课堂。
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讲授物理学家逸事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在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教材中精选一些物理学史故事及科学家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学中,结合近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按时返回指定地点,让学生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时号召学生向航天英雄学习。介绍屡立奇功的长征火箭,让学生了解在运载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学生听了这些介绍会兴趣倍增。这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更让学生知识原来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竞也会如此丰富多彩,从而对物理学习又平添几分亲近之感。例如,我在讲“浮力”一节时穿插了阿基米德鉴定金冠的故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通过故事的穿插,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200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200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五–八章)
初三物理功和功率教案1
中考物理生活用电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10(热量)
初中物理总复习12(欧姆定律1)
中考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浮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流电压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3
09年中考物理电功率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1
中考物理分子动理论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内燃机教案
中考物理电和磁复习提纲
200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十三–十七章)
200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压强和浮力教案
中考物理电阻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节能教案2
中考物理家庭安全用电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1
初三物理太阳能教案2
中考物理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复习教案
2008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能和内能教案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热机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7(从粒子到宇宙)
200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十二章)
初三物理物体的内能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4(力)
初三物理节能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