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这一节比较难理解,但又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的理解凸透镜成像问题,是摆在初中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科题。凸透镜能成各种各样的像,这些像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产生跟那些因素有关以及如何判断所成像的性质?利用图解法分析物距就能快速直观的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物距 焦距
在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这一节中,凸透镜能成各种各样的像,有些同学就会产生困惑,这些像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产生跟那些因素有关以及如何判断所成像的性质?我们通过作图法就能很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透过同一个凸透镜观察同一个物体,当物距发生改变时,就会得到不同的像,即凸透镜成像与物距有关。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缩小的像或等大的像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通过不断调节其相对位置,在光屏上接收到一次放大的像,一次缩小的像和一次等大的像,并把此时的物距记录下来。如图,我们以二倍焦距为分界点,把物距分为二段。
从图可知:2f是放大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2f时成缩小的像;物距等于2f时成等大的像;物距小于2f时成放大的像(除去物距=f时不成像)。
然后,我们又来探究凸透镜成虚实像(或正倒立像)时与物距的关系,不断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接收到一次正立的像,一次倒立的像和一个与凸透镜大小相等的圆形光斑,并把此时的物距记录下来。如图,我们以一倍焦距为分界点,把物距分为二段。
从图可知:f是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f时成倒立的像;物距等于f时不成像;物距小于f时成正立的像。
在凸透镜成像中,凡是正立的像是虚像,凡是倒立的像是实像。所以,f也是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f时是实像;物距等于f时不成像;物距小于f时是虚像。
最后,我们来探究凸透镜所起作用与物距的关系,不断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以二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为分界点,把物距分为三段。
我们知道,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凸透镜所起的作用也发生变化。在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的原理。
如图,2f是投影仪(幻灯机)和照相机的分界点,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起照相机的作用;物距小于2f而大于f时, 凸透镜起投影仪(幻灯机)的作用。
f是投影仪(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分界点,物距大于f而小于2f时,凸透镜起投影仪(幻灯机)的作用;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
把以上三个图综合起来,则如图:
因此,我们应用交并集概念可得出结论:
当物距>2f时,凸透镜起照相机的作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物距>f时,凸透镜起投影仪(幻灯机)的作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f时,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6高考物理复习动能定理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力学专题练习(附解析)
2015最新初二上册物理课后同步练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密度的相关知识点整理:精选八年级上册物理
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力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重力和力的相互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四校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第四单元试题
2015最新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第五单元)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物理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哈三中2016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6年高考物理电源和电流专题练习(附解析)
盘点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十个方法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圆周运动专题测试(附解析)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六单元)
15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四单元试卷(必备)
精选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2016物理一轮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专题测试(附解析)
2015-2016学期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密度的测量
精选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显微镜和望远镜
2015-2016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检测:物体质量的测量
高考物理复习恒定电流专题同步练习题(附解析)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专题训练(附解析)
2016届高三物理人造卫星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第一轮物理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很重要
15—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试卷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弹力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2016届高考物理复习磁场专题同步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摩擦力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