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初三物理学法指导,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学法指导
初三物理学的内容,包括力学、热量以及能源,其中力学占的比重最多。
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初三学生来说,怎样才能花较少的时间轻松地学好物理?我觉得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由来。例如:密度的概念是在研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时引入的,研究发现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二者的比值是个确定值、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却不同,这样就发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物质的这样一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专门的物理量密度。在弄清了概念的由来以后,就能理解这个物理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一杯水和一桶水,虽然质量、体积都不同,但密度相同。自然利用它就可以鉴别物质,它在数值上就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于密度的内容,还要求大家掌握多种测量密度的方法。又例如,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不同,要求大家能够根据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水?等等)。
物理规律也一样,了解它的由来也有助于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解它的由来:它是研究什么的,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得出了什么结论,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它是完全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吗等等。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根据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越慢的现象,可以提出进一步猜想若小车不受阻力,将会做怎样的运动?通过了解定律的由来,不仅能弄清规律的具体内容,还能弄明白这个规律的研究背景:它并不是牛顿一个人研究出来的,得出这个规律经历了一个从不科学完整到科学完整的过程,它是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个理想定律。这样这个规律在头脑里就变成了一个丰满的有实际意义、有适用条件的规律。
其次,要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还要能举例说明。例如,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要明白:这个定律虽然是在科学推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情况下得出的,但它在实际的现实世界中仍有作用。要能举例说明: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往前倾倒?为什么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距离?为什么篮球抛出去后还能继续往前运动?在学习功和机械能后,要理解机械能在什么情况下是守恒的。如果机械能不守恒,是转化为其他什么能?对于杠杆知识,要求大家会判断省力与费力杠杆,并且能够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定律就映入脑海里了。
二、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例如: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就要清楚地知道这个原理的适用条件,它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气体。并能利用这个原理计算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例如,在判断二力平衡条件时,关键看是否符合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四个条件。
三、能够准确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物理表达式)。
例如理解压强这个概念,就必须能准确地将压强概念用语言表述出来,并理解表述的含义,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其中单位、受力面积、压力的意义要弄清,切忌把受力面积表述为面积等。弄清表达形式除了弄清其语言表述意义以外,还必须准确地认识其字母表达式p=F/S的物理意义、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及公式的适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利用公式解题。
四、能够辨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例如:要理解密度的概念就必须能鉴别与它有关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有些题目叫我们鉴别以下说法的正误: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对于某种物质其密度一定是一个定值;如果一种机械的功率越大,其效率也越高,等等。只有把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加深对概念的意义,适用条件的理解,也才能较容易的解答有关概念的选择题、判断题。
五、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要理解压力的概念,就必须正确认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包括压力和重力的产生原因、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压力和重力的方向、压力和重力的大小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认识这些区别与联系,会发现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三要素几乎都不同,只是在重力作用于水平面时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而已。把这些理解清楚后,辨别压力有时就是重力的正确与错误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对压力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对于功率与机械效率,要理解功率反映的是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是瓦特;而机械效率反映的是一种机械所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是没有单位的。
初三物理内容丰富有趣,只要大家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把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把初三物理学好。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响尾蛇导弹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磁学中的一个谜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
运载火箭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用锯条研究音调、小孔成像的像和凸透镜成的实像
地震基本知识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余震发生的原因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雷雨中物理知识
雨衣上的学问
地磁场奥秘
电冰箱原理
关于静电除尘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军用的望远镜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