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中考结束了,从今年的物理试题来看,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由于没有学生的成绩和学生作答的试卷,只能对本试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厚实、平稳、求新的一贯风格,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察较少。该套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试题结构趋于稳定,难度适宜
题号一二三四
题型填空题
(包括作图)选择题实验与
探究题计算与
推导题
试题数量10733
满分值26212023
2、突出重点知识,各知识块分配合理
内容考试
题号考试内容分值比例%
力学4、5、8、
11、13、16、18、21、22二力平衡、机械效率、质量与密度、压力、压强、、机械能、、杠杆、功、功率、匀速直线运动、3842.2
电学3、6、7、9、12、15、20、23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电流的磁效应、导体与绝缘体、3437.8
热学2、14、17比热容、分子的热运动、物态变化,热值88.9
光学10,19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88.9
声学1声音的产生22.2
3、试题朴素,体现生活化、实践性,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少。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如本试卷中第1,2,4,11,3,6,17题。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几乎没有考察,这是一点遗憾。
4、试题考察的内容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有所创新和延伸。
整套试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有15分左右的试题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却不是教材中所讲的知识点。重在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如:第9题考察的虽然是电流表,但问的是电流表的原理,可以利用题目中的信息来获取答案;第19题考察的是光的折射,但需要你回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这就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来获得答案;第23题考察的是电源,却要考虑到电源的内阻,这就需要学生利用题中的信息会画等效电路图来解决。
5、试题的计算量降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强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其中电学和力学占了72分;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能力题约点15分。三是降低了试题的计算量,涉及到计算的题目有第3、4、5、8、18、21、23题。约占30分左右,但没有繁琐的计算,只有第23题涉及到简单的方程组解题。这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题海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试题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
实验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注重实验细节,符合教学实际。第18题测物质的密度,第19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并要分析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第20题,是非伏安法测电阻,考查开关闭合后,如何操作,才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些实验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命题者都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考察,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对以后初中物理学习、考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有偏差,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在重视科学探究、不过分追求物理概念严密性等影响下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被弱化。应该引起关注。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视基础还表现为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据,我们必须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探究实验等等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多一此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代替物理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一种提法叫科学探究只重过程,不重视探究结果影响了物理教学目标的落实,应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重视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强调物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空话,得不到重视,其实不然。回顾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到,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物理学习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
高考物理审题技巧
高中物理解题需要这五个关键步骤
做好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冲刺
高考物理冲刺技巧
2013高考物理实验复习攻略
电压课堂教学实验设计
物理学家研发出新型磁场隐形斗篷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2013高考物理冲刺
如何更好的进行高考物理题解答
物理高考答题技巧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类星体挑战物理原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
高中的物理公式
物理学博士称“狮吼功”真的存在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技巧
高考物理高分技巧
如何有效的记忆高中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
物理学家牛顿的一生
中考物理易错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第1章《声现象》总结
物理实验的步骤
物理勇士——束星北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高考成绩
初中的物理公式
高考物理易错点解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示例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