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现在已是所有初三学生着力备考的重点,为了明确大家的备考方向,现将2016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
1、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①摸: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②看:通过靠近物体观察透镜的成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③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④晃:透过透镜看书本上的文字,晃动透镜,看像的晃动方向和透镜的晃动方向。(同向是凹透镜,反向是凸透镜)
3、(1)主光轴: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的直线。(2)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是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4、(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F,称为焦点。 (左右各有一个)(2)焦距: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用f 表示 (左右焦距相等)(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焦点)
4、用实验方法估测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将远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外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
口决记忆法:
(1)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2)二倍焦距内外分放大缩小(3)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同侧。(4)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光屏的中心能成一个完整、清晰的实像。
6、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
7、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0、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胶片应倒插(上下倒、左右倒)。 11、眼睛有短暂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秒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暂留。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睛可以通过周围的肌肉的活动使晶状体变厚或变薄以改变焦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的这种本领叫做眼睛的调节。在工作时间较长时,最适宜的、不致引起眼睛过度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眼镜的度数表示的是镜片(透镜)折光本领的大小,度数越大的镜片焦距越小,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大。眼镜的度数与焦距的关系是:D=100/f,其中:D为眼镜的度数,f为焦距,单位为米。
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所引起的。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2016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中学物理教育中美育
直觉思维与物理解题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关于错误的随想
培养学生学科情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课堂教学“五忌”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资源
浅谈认识领域里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学科应强化科技意识教育
施教为学,促进建构
注重思维调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科学教师专业进修的方式与途径
“纲要信号”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
渗透人文精神体验以人为本
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应重视情商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的应变之策略
物理教材中“知识元教学”的意义与操作
突出课本特点加强物理实验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教学模式
贯彻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用好(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物理启蒙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形象思维与物理解题
怎样发挥初中物理教材中“想想议议”的教学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的“四要”
类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思维
从实验题答卷看学生归纳结论中存在的问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