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照相机成虚像
D.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激光准直;
光的反射的应用是平面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幻灯机等;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等.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典型例子,所以此选项描述正确;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以此选项描述错误;
C、照相机成实像,所以此选项描述错误;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所以此选项描述错误;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物体的颜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分析A;
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去分析B;
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分析C;
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去分析D.
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本选项错误.
B、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所以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即可.故本选项错误.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
D、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所以红光照在蓝色裙子上,裙子呈黑色.故本选项正确.
相关推荐
2016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音调、响度、色辨别
2016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噪声减弱方式判断
2015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2015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15-16年秋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秋季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试题:15—16年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15—16学年)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检测题:实验专题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前必备
2015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粤教沪科版附答案)
秋季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试卷(2015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重点测试题2016学年
2015初二物理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15年秋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卷(人教版)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题(教科版附答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
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五单元测试题(必备)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初中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一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试题(2015—2016学年)
初二秋季学期物理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2015年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粤沪版)
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练习题(含答案)
新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题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测试:计算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答案(人教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