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考物理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 际的是()
A. 夏季教室的气温约为50℃
B. 单人课桌高约为1.5m
C. 房间内大气压强约为108Pa
D. 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考点: 温度;长度的估测;压强.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教室内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 105Pa,教室内的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0105Pa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500cm2=0.05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 = =104Pa.故D符合实际.
2.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41℃
B. 考试专用的中性笔长约为10dm
C.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D. 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为2000W
考点: 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压;额定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选项错误;
B、考试专用的中性笔长约为20cm=2dm,选项错误;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选项正确;
D、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为60W左右,选项错误;
3.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算中,不恰当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B. 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45cm
C.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D.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0mm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
B、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在50cm左右,45cm接近50cm.符合实际;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符合实际;
D、一般分子的直径在10﹣8m=10nm左右.不符合实际.
4.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冰与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比较
考点: 温度.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解答: 解: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
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5.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冬季盐城市最低气温约﹣20℃
B. 0dB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C. 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00W
D.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考点: 温度;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电磁波的传播;电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冬季盐城市的最低温度在0℃以上,不可能达到﹣20℃.此选项错误;
B、0dB是人耳的听觉下限.此选项错误;
C、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在1A左右,功率在P=UI=220V1A=220W左右,接近200W.此选项正确;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3108m/s左右.此选项错误.
6.下面的估计的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约是23℃
B.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
C. 电冰箱正常工作是的功率约为200W
D. 一个苹果的重力约为0.1N
考点: 温度;时间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电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A、有关实验测定,当气温处于人体正常体温(36℃)的黄金比值(即黄金分割值)时,身体感到特别舒适,这个温度大致是23℃,故A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故B符合实际;
C、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大约200W,符合实际;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即所受重力约2N,故D不符合实际.
7.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 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
C. 温度升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 温度;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②晶体凝固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 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在0℃以下的房间中,冰水混合物会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导致部分水结冰,但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0℃,直到水全部变成冰,温度才会降低.
8.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 重庆冬天的最低气温达﹣25℃
B. 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16mg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一张CD光盘的外直径约12cm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 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A、重庆一般情况下冬天气温都维持在15度左右(特别情况有2﹣10度左右的),题中重庆最低气温达﹣25℃,不符合实际;
B、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8g=8000mg,题中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16mg,不符合实际;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题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不符合实际;
9.在中考考场内,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较适宜的温度约为37℃
B. 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3A
C. 教室的高度约为3000cm
D. 监考老师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考点: 温度;长度的估测;压强;电流的大小.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I= = =5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教室的高度在3m=30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体重在G=75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500cm2=0.05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 = =1.5104Pa.此选项符合实际.
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 彰武县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考点: 温度.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温度有所熟悉和了解.
解答: 解:A.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左右,符合题意.
B.彰武县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大约为﹣13℃,不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的正常体温为37℃,不符合题意.
1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是38℃
B. 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
C.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是18km/h
D.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50cm
考点: 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而37℃与人的体温接近,故A错误;
B、台灯的额定功率一般不超过40W,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超过 0.18A,故B错误;
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在18km/h=18 m/s=5m/s左右,故C正确;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大一些,在25cm左右,故D错误.
1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 正常人l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C. 光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D. 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在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300W
考点: 温度;时间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功率大小的比较.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 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左右,此选项不符合 实际;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声音在15℃时为340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体重大约为500N,功率为P= =300W,符合题意.
1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于生活实际的是()
A. 你所在的教室现在的温度大约是50℃
B.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5kg
C.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
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A、教室现在的温度大约27℃左右,50℃太高了.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物理课本质量一般在20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16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14.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B. 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
C.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220V D.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电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根据生活常识分析判断,最后确定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 解:A、人的正常体温是36.8℃,大约37℃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对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220V的电压对人不安全.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1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小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是10m/s
B. 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N
C.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220V
D. 20℃的气温通常让人感到比较舒适
考点: 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电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小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是10m/s太快了,故A错误;
B、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故C错误;
D、让人感到比较舒适的气温大约是20℃,故D正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温度单位是 摄氏度 .温度计在使用时要首先观察它的 量程 和分度值,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考点: 温度;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其单位为摄氏度;
(2)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时,首先要看清 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免损坏温度计;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解答: 解:(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其单位为摄氏度;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17.物体的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其单位是 摄氏度 ,用符号 ℃ 来表示,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 温度计 ,它是这样来规定的:标准大气压下,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作为0℃,把 沸水 的温度作为100℃.
考点: 温度.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1)根据温度的定义、单位填空.
(2)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解答: 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其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它是这样来规定的: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把沸水的温度作为100℃.
18.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温度 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 温度计 ,摄氏温标规定 冰水混合物 为0℃,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为100℃
考点: 温度;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解答: 解: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19.如图,把左右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 右手感觉热些 (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考点: 温度.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所以要先有一个参考或标准,两手开始的标准不相同,所以判断一个物体的结论也不相同;也说明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测量工具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解答: 解:两手开始的温度不相同,放入同一温水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两次判断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事实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20.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用 ℃ (写符号)表示.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读作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
考点: 温度;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②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解答: 解:
①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用℃表示;
②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读作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21.(1)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2)如图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38.5 ℃,分度值是 0.1 ℃.
考点: 温度;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顺推法.
分析: (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测量用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是体温计.读取体温计的示数时,先要明确体温计的分度值,视线与刻线垂直.
解答: 解: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所以温度是比较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由图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5℃.
22.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表示 温度 ;摩擦生热,这个热表示 内能 ;物体受热,体积膨胀,这个热表示 热量 .
考点: 温度;热量的概念;内能的概念.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不同话语中热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就是对温度、内能、热量的理解.
解答: 解:(1)天气热,是指温度高;所以这个热表示温度.
(2)摩擦生热是能量的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这个热表示内能;
(3)物体受热,体积膨胀,是指物体吸收热量,这个热是热量.
23.如图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当时气温是﹣12℃,则冰的上表面温度是 ﹣12℃ ,冰的下表面温度与水接触处的温度是 0℃ .
考点: 温度.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故暴露在空气中的冰和空气的温度相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解答: 解:
因为气温是﹣12℃,故河面上的冰也是﹣1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冰的下表面与水接触处的温度是0℃.
24.请你给以下的物理量填写合适数值或单位: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V.
(3)学校实验室电学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为0.2 A .
考点: 温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电流的大小.
分析: 记住一些常量:人的正常体温是37℃,家庭电路电压220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A,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等等.
解答: 解:(1)常用温度的单位是℃,人的正常体温是37℃.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日本的家庭电路电压是110V.
(3)学校实验室电学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为0.2A.
25.请你给以下的物理量填写合适数值或单位:
(1)今年1月底,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出现了零下50 ℃ 的超低温;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V;
(3)学校实验室小灯泡中的电流大约为0.2 A .
考点: 温度;电流的大小;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①温度的单位是℃;
②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英美等西方国家是110V;
③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A.
解答: 解:①物理课本上提到我国漠河曾经出现过零下53℃的低温,所以﹣50℃是完全可能的;
②世界各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并不是相同的,我国采用的是220V;
③学校实验室的小灯泡电流大约为0.2A.
2016年中考物理训练试题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乐音和噪声(一)》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事实》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比较运动的快慢》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密度知识的应用(二)》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机械运动》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浮力(二)》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4《升华和凝华》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浮力(二)》ppt复习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比较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密度知识的应用(二)》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质的密度》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4.7《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Flash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4.6《浮力》Flash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3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摩擦力》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比较运动的快慢》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质的密度》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1《温度温度计》Flash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