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应(telepathy),源于古希腊语,是1882年英国“心灵调查协会”的专家弗雷德里克迈雅斯提出的,它被认为是一种不通过感官,而以某种不可见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能力,是一种超感官知觉,又称心电感应。心灵感应常和远视、读心、预知等类似现象被归为一类, 统称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
心灵感应在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都有切身体会。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璐、姚默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基金(KH09030)支持的项目结题中就叙述了心灵感应事例。
前苏联的研究人员把几只小兔子放进核潜艇,潜艇潜入被冰覆盖的海水中。而在莫斯科的实验室里,给小兔的母亲脑内埋入电极,在指定时刻,每次杀死1只小兔,同时调查母兔的反应。结果每当1只小兔被杀死的瞬间,母兔都有反应。表明:心灵感应通过水也能到达距离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且确认动物也有该能力。
Lichtenstein等1999年发表在Behavior Genrtics的论文Telepathy in twins,对双胞胎的心灵感应现象也进行了肯定性的报道。同卵双胞胎常在相近时刻和相似部位发生相同的疾病,孪生子之间心灵感应一般发生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之间,表明该现象的发生与基因的相似程度有直接相关性。
心理学家所做的甘兹菲尔德实验对于这种超感觉现象更具说服力。“接受者”躺在只有微弱红光的房间里,处于放松状态,并用劈成两半的乒乓球盖住双眼,戴上耳机,里面播放着白噪音,剥夺其感官信息。“传递者”在另一间屋子观察一个随机选定的目标,如图片,并通过心灵感应将画面传递给“接受者”。之后,“接受者”要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图像,并在4幅图中指出所观察的图像。从1974—2004年间,共进行了88次甘兹菲尔德实验, 在3145个测试案例中有1008例命中(32.1%的命中率),这明显高于25%的随机猜测的概率。
从研究现状来看,心灵感应是存在的,但目前对心灵感应的机理还不甚清楚。随着相对论的提出与量子力学建立,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与心灵感应被联系在一起。
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仿佛2个离子拥有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就是量子纠缠吗?对此,应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力》课件
“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科学探究
二力合成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运动和力》考点分析
合理推导公式 巧解力学问题
“重力”教学设计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要点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题四
课件:刻度尺的使用
三个和尚有水喝
“频闪照片”的分析、计算、推理
长度的特殊测量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运动和力》基础达标(A卷)
《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课件
《运动和力》拓展提高(B卷)
伽利略斜面与牛顿大炮
《运动快慢》课件
《运动和力》日常诊断性评价测试
《弹力 弹簧测力计》学案设计
力学专项模拟测试题
《力》疑难解析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二
《重力》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