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发音盘(附吹气嘴),手摇转台(J2129型),皮唧(J2613型),橡皮管等。
【操作】
(1)将发音盘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用较长的橡皮管把皮唧(俗称“皮老虎”)跟吹气嘴连接好。
(2)如图2-11所示,均匀地摇动转台,发音盘就随之转动起来。当脚踏皮唧使吹气嘴对准发音盘上某一列小孔(最里面的一列排列不均匀的小孔专为演示噪声的产生而设置,本实验不用)吹气时,会引起气流的振动,从而发出了声音(这一步可用来说明气体的振动发声)。
(3)改变转台的转速,使吹气嘴仍对准这一列小孔吹气,则发声的音调跟着改变。转速越大,气流振动的频率就越大,发声的音调也就越高。
(4)保持转台的转速不变,使吹气嘴从盘边第一列小孔往里顺次移向第二、三、四列小孔,由于孔数逐列减少,气流振动的频率也顺次变小,因而发声的频率逐渐降低。
本实验不仅演示了气体振动能发出声音,而且表明了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做好实验的关键是吹气嘴要对准发音盘的小孔吹气,并且用力均匀地手摇转台与脚踏皮唧。表演时最好请学生协助。可让学生手摇转台和脚踏皮唧,教师则专心操纵吹气嘴。这样可避免教师一人操作时顾此失彼。
(2)为便于学生辨别音调的变化,在操作中应使转速较快和吹气较急。如果嫌声音不够响,可用扩音设备将声音放大。
(3)如果没有皮唧,可利用气垫导轨的小型气源、吹风机或风箱。有一种吸尘器既能吸又能吹,也可用它来吹气。
【备注】
(1)发音盘(又称赛林盘)是一个金属圆盘,一般开有五列小孔并排成五个同心圆。从外圆到内圆,孔数顺次减少。除最里面的一列小孔排列不均匀外,其余四列小孔都分布均匀。除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外,发音盘还可演示噪声的产生,其操作方法将在有关噪声的实验中介绍。
(2)在演示中因气流周期性穿过小孔,使圆盘上方的空气受到压缩,形成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因此发出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频率。这些声音虽然听起来比较单调,却是悦耳的乐音。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2《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4《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6《受迫振动 共振》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1《初识简谐运动》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5《物体的内能》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6《气体状态量》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8《气体实验定律(Ⅱ)》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2.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6《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4《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3《能量守恒定律》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7《气体实验定律(Ⅰ)》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1《内能 功 热量》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5《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2《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4《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2.5《多普勒效应》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2.4《波的干涉与衍射》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9《饱和蒸汽 空气的湿度》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6《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3《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4《液体的性质 液晶》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4《热力学第二定律》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6《变压器》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6《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5《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4《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4选修三1.1《初识简谐运动》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