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听不见像蟋蟀的鸣声或蝙蝠的吱吱声那样尖锐的声音。这些人的耳朵并不聋──他们的听觉器官很好,可是他们竟听不见非常高的音调。丁择尔肯定说,有些人甚至连麻雀的叫声都听不见。
一般说来,在我们附近发生的振动,我们的耳朵觉察不到的多得很。如果一个物体1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到16次,这声音我们就听不见。如果1秒钟高到振动15000到22000次以上,我们也听不到它。各人能够察觉的音调的最高界限是各不相同的。老年人的这种最高界限可以低到每秒钟振动6000次。因此有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怪现象:有些人能听到刺耳的高音,有些人却不能听到。
有许多种昆虫(像蚊子和蟋蟀)发出的声音,振动次数是每秒钟20000次。这些音调当然是有些人听得见,有些人听不见。有些不能觉察高音的人,往往在别人觉得杂乱以及有非常刺耳的声音的地方,感到十分安静。丁择尔曾经谈到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在瑞士游玩的时候遇到的一件跟这类似的偶然事情,他说道:“大路两旁的草地里到处都是昆虫。在我们听来,这里的空中充满着尖锐的虫鸣声,可是我的朋友却什么也听不见:昆虫的音乐超出了他的听觉范围。”
蝙蝠的吱吱声比昆虫的刺耳的鸣声要低一个8度音,那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振动的次数还要慢一半。可是也有人因为他们的音调觉察力的最高界限还要低,所以蝙蝠对于他们说来也是一种不会发声的动物。
相反地,正像巴甫洛夫的实验室里所证明的那样,狗却能够察觉振动次数高到38000次每秒的音调,但这已经是“超声”振动的领域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单元自测1
光现象测试题
物态变化检测题
测量课件
光现象单元检测题
眼睛与眼镜课后练习2
探究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教案
声音是什么学案
光的折射课件2
力单元测试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单元自测3
做功了吗课件
走进分子世界学案
电功率课件1
其他简单机械教案
机械效率学案
做功的快慢课件
压强与浮力课件
光现象检测题
宇宙探秘学案
压强课件2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练习2
温度的测量学案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检测题
测量电压课件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课时作业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1
光的折射课件3
水循环学案
噪声及其控制学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