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小编准备了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透析,希望你喜欢。
选择题方面
选择题大致可归纳为12类:物理学史、物体的平衡、牛顿动力学、运动学、抛体运动、万有引力、交变电流和电路、电磁感应和电容器、功和功能关系、电场基本性质、磁场基本性质、电磁复合场中的运动。
其中物体的平衡问题主要考查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万有引力方面主要考查开普勒定律、卫星运动问题和双星问题、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新领域问题;交变电流主要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及相关规律和变压器的动态分析;电磁感应方面主要考查闭合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区域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it图像)、单导体棒在导轨上的切割磁感线运动问题;图像的主要考查运动学中的v-t 图像和 x-t图像、牛顿动力学中的f-t 图像, a-t 图像,f-a图像、电路中的u-i图像等。
1、其中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功与功率、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电场、闭合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是出题的重点。
2、突出物理模型和建模能力的考查,如对象模型、结构模型、运动模型、环境模型或实体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
3、物理学方法主要有:极限分析法、等效替代法、对称分析法、图象分析法、假设推理法等。
4、物理学基本观点的应用主要有: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观点、功能关系等的考查。
5、设置情景,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科技、医疗、体育等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题方面
实验题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实验题一小、一大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一部分: 为一个小实验,新课标高考中的小实验大多来源于教材上的基本力学实验和基本的电学实验,小实验考查的是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注重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考查。如多用电表使用的考查、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的处理、做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等是主要考查对象。
第二部分: 实验大实验讲求探究的思想,关注能力的考查,常常是大纲规定的实验的适度的迁移、创新(这些实验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命题趋势来看,往往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一般是在教材原有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变化,能力要求较高,信息量更大,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主要考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数据处理。利用光电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考查了坐标系中作图及利用图像得出相关结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纸带的综合处理能力、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的测量、测电阻的方法、电表改装、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是重点。
因此,在实验方面应注重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命题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景,致力于通过纸笔型的考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从而使对实验原理、仪器、基本操作不熟悉的考生将难于完成。例如画电路图、连实物图、电表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器材的选用等;逐步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的考查,加强对实验素养的培养。如误差理论、有效数字、精确度等;设计性实验是热点,问题有适度的开放性。重视光电门、传感器等相关的实验设计。
计算题方面
近年来新课标计算题与技术、社会联系紧密,以生活热点为情景,考查其中的物理过程,考查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牛顿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涉及到的概念和规律都是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考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把复杂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计算题还对物理方法和思想要求较高,像函数和三角函数求极值,物理归纳,矢量三角形等,甚至物理应用成为解题的关键点,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的几何轨迹图;解题过程也是对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根据信息间的联系和规律,结合物理知识求解的过程。
新课标全国卷物理必做计算题是第24题和第25题,总分值为为32分,近两年稳定在第24题14分,第25题18分,从计算题试题考查内容上看,新课标全国卷计算题组合形式保持稳定,力和运动、能量、电磁学也是高中物理学的主干知识,计算题以力与运动、电磁学、能量为主线,交叉综合考查,大多数以力电组合类型为主(2015年有些变化,但总体趋于稳定)。
第一题为运动学或动力学。
1、常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动力学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即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以及怎样选择合适的运动规律求解。例如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则运动过程必为多个阶段组合,如先加速再减速等;如果研究对象为多个物体,则常涉及物体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关系,如滑块问题;有时题目也会利用图像描述运动过程或给出已知条件,考查学生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力学分析思路,做好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画出必要的运动过程草图和受力分析图,对多阶段运动要把全过程分解成小阶段过程按顺序分析,受力分析时注意整体和隔离法的应用。
2、动力学中的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规律应用
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公式和向心力的分析,以及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圆周运动为多阶段运动过程的一个分过程,从功能关系求速度,结合向心力公式分析物体受力,圆周运动轨迹最高点的临界速度是通常涉及的条件。对平抛运动主要考查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在斜面上平抛物体是常考的情景,在速度求解上常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相结合求解。
第二题为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
1、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考查带电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和类平抛运动。带电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多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考查电场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和能量的解决方法,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类平抛运动主要考查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通常是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相结合
2、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
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规律,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重点是运动轨迹的分析,几何知识和物理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类型试题中,常考题型的难点有三种:一是轨迹的临界分析,轨迹与边界相切是解题的着眼点,二是动态圆问题,即粒子速率恒定,方向不确定,粒子轨迹为过进入磁场点的半径确定的一系列圆,三是轨迹的周期性问题。
3、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组合场中运动
考查带电粒子以一定的顺序从一种场进入另一种场的运动过程,常考的类型有两种:一是粒子在电场中类平抛运动与磁场中圆周运动组合,二是粒子在电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组合。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是按照粒子运动的顺序依次分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注意速度的方向在解题中比较重要。
4、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运动
考查带电粒子在空间同时存在电场磁场重力场情况下的运动。这类问题有显著的特点,若空间同时存在电场磁场重力场,则附加限制条件电场力等于重力,粒子在磁场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则限制条件电场力等于磁场力,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选择器和霍尔原件的原理是复合场与实际相结合的常考模型。
选做题
选做题考查内容和范围比较集中,例如选修3-5,内容分为两部分,动量和原子物理。
第1小题考查原子物理的知识,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在光电效应、波尔的氢原子能级图、原子核反应等方面,光电效应所涉及到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饱和电流变化的分析和极限频率、逸出功、截止电压、光的频率、最大初动能的计算等;波尔的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原子核反应方程,原子核反应中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等是重点。
第2题考查能量和动量守的计算题,主要集中考查能量关系和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常考碰撞模型、子弹穿木块模型、弹簧连接体模型、物块间的相互滑动模型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考复习时抓住主干知识、抓住高频考点进行复习,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来确定复习的重点,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复习知识面。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透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单机械和功课堂练习10
电流和电路教案3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
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
电功率练习题3
简单机械和功课堂练习3
电流和电路教案4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6
磁体与磁场课堂检测2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导学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电流和电路教案6
2016届高考物理考前冲刺复习课件9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7
天津市河西区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静电现象课堂检测
宁夏银川市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课时训练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宁夏银川市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1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导学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简单机械和功课堂练习1
磁体与磁场课时训练
山西省晋中市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透镜同步测试
电功率练习题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