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老师对我的这节课的评课中,我对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对我今后的教学过程有了很明确的目标,下面我结合新课标,对我本节课的授课过程和对今后教学的方向做一下反思与总结。
一、探究过程僵硬,只是为了结论而探究。
新课标中,对本节知识的要求即包含过程要求,又包含终结性要求,其中终结性要求为“了解”水平。而我没有仔细专研课表要求,过分的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结论性传授,而忽略了过程性认知。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应培养其观察、描述实验想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的能力。我只做到了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框架松散。
这个问题不只存在于这节课中,在平时的备课环节,我过分注重详案的准备,直接导致授课时思路只有一条线,对于课堂的突发情况准备不足,很容易被学生将课堂拉偏。
三、教学语言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
首先是引言部分,没有详细的设计,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有过渡,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的情况下,直接讲授新课。其次是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言,一是用词,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用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二是语气,声音过于平缓,没有侧重点,学生不容易分辨问题中的重点,又会造成理解错误,或是无法理解。
四、板书不规范。
板书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整体思路,由于备课过程中没有完整的知识框架,导致板书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还有对于一些要求学生熟记的内容,书写简单,不够详细具体。
五、总结
经过袁老师的评课与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了很明确的认识。同时,对于今后备课、教学的方法也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1.课前备课,首先列出知识框架,使内容稳固,层次分明。其次,对于问题的设计,提问语句的设计,可以找非物理教师听一听,确认语言描述准确,没有歧义,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意愿理解问题。
2.认真设计课前的引言,并且陈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二是为了提醒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3.对于探究过程,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描述的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灌输知识。
4.课堂小结一定要有,一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理的过程,二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整理归纳。
尝试静电的滋味
专家指导:学好物理要必做的几点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规划
备战2015高考1-6月复习建议
2015高考前最后阶段理综的抢分策略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曲线运动
七大电学实验复习技巧
画面能变的图片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机械能守恒
如何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功率
水上旋转盘
如何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
2015年高考理综把握物理复习重点
水上浮字
质量和重量不一样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专题复习,热学
纸亮还是镜子亮物理实验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初三物理知识点要怎么掌握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如何逆转自己的理科
中考物理难点分析
2015年高考物理复习:不能忽视新增知识点
新初三物理学习攻略
2015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