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的选题一定要注意叙述的严谨性,避免歧义现象
试题的选取过程中,有时就只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根本就不考虑学生会如何理解,结果导致学生的理解多种多样,给学生解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这次的八年级物理试卷中,我选了这样一题:“请一位骑自行车的同学握着一块石头从你的面前驶过,并且刚好在驶到你面前的瞬间放开手,让石头自由下落,观察石头落在哪里?并说明其中的原因。”在选这题时,我没有考虑学生会有其它理解,等到改试卷时,才发现学生的理解五花八门,有的按照我的思维理解为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运动,但有的理解为从站立同学的前面向站立同学的背后运动,结果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说在站立同学的左边,有的说在站立同学的右边,有的说在站立同学的背后。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理解歧义,是因为“从面前驶过”这句话的不够严谨。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若把“从面前驶过”改为“从面前自左向右”驶过,学生的理解会准确些。再如,在选择题中,考查摩擦力时,有这样一个选项“机器运转时,机器各运转部件之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我就没有考虑到“皮带传动中的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否算是“机器各运转部件之间的摩擦”?而学生是否会这样理解?可见,选题时考虑到学生理解方式的各种可能,是相当有必要的!!
二、学生的答案给老师带来的惊喜
平常教学过程中,总是埋怨学生不动脑筋,今天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才发现真真正正的冤枉了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有这样一题:“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塑料直尺设计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吗?请你写出实验过程和可以探究的问题。”在选这个题目时,也曾经考虑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但是有这样一个答案相当新颖:“用直尺上带有锯齿状(或波浪状)的一边与桌边摩擦,第一次移动速度较慢,第二次移动速度较快,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当时看到这个答案,真是很佩服学生的思维,而且这种方法要比用直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方法效果要好的多。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基础检测模拟试题:考前必备
2015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教科版有答案)
新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答案(人教版)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练习(附解析新人教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题
2015年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粤沪版)
2015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沪科版)
2015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粤教沪科版附答案)
2016届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卷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2015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练习)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
初中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15-16年秋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初二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秋季新学期)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2015-2016)
(第四单元)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基础检测试题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初二秋季学期物理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新学期)
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五单元测试题(必备)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6学年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试题
2015—2016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