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抓实双基
复习中必须防止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过高的高度,用过多的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正确思路是立足于本学科,看好学科的“门”。综合能力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
新高考强调向“以能力立意”的转变,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但离开基础知识讲能力,能力就成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加强对所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能力。
重视说理、论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可看到,相当多的考生说理、论证及表达能力较差,缺乏规范性,遇到说理、论证题更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所以,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知识在学习中的渗透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原子物理占分值越来越大。2000年试题105分中原子物理占21分。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近代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习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可开拓视野;同时要加强应用性题目的训练,注重收集有关出现信息题的生活模型和反映高科技脉搏的科技模式。例如“飞车过黄河的抛物线运动”、“通信卫星绕地球的运行”等,学生可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重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3+X”理科综合试卷中有部分试题是理化生的综合题,这些综合题目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以现实问题中的热点、焦点在二门或三门学科上立意命题。例如能量守恒问题中,理化都有做功和热交换情况,物理中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化学中的克拉珀龙方程互相渗透等。这就要求各学科要互相配合,寻求共性,变传统的封闭式单科教学为现代开放式的学科渗透教学,突出综合能力,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能力是重要的物理素质之一。我们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高考。通过加强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5《物体的浮与沉》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4《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3《空气的“力量”》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1《压强》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4《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3《空气的“力量”》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密度与浮力》单元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1《压强》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5《物体的浮与沉》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2《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9.6《合理利用机械能》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4《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3《空气的“力量”》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1《压强》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3《力的平衡》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3《力的平衡》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8.1《压强》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5《物体的浮与沉》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