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为课改区试题,11~18为非课改区试题
1.图1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_________。
2.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纤来传递信息的。光从图2所示的光纤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请将图中未完成的光路部分补充完整。
3.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1。
(B)0.21。
(C)2J。
(D)20J。
4.程跃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5.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遵循同一物理规律。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逐渐减速停靠在车站。这些现象中能量转化有共性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B)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C)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6.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物体势能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分子势能的大小。
7.实验室有一种电池,林雨为辩认其正负极设计了几种方案。其中不可以判断的是( )
8.以下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线通信是用电磁波进行传播。
(B)医院B超发出的超声波是电磁波。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电磁波。
(D)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电磁波。
9.如图3,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C02气体,浓度过高时将威胁到人的安全。为试探C02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如果蜡烛熄灭说明C02浓度过高,如果蜡烛没熄灭说明浓度不高。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你一只轻小的气球,里面充有空气后扎住口。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C02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把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0.程跃要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请你跟随程跃边实验边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请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2)程跃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在一旁观察的林雨一惊,提醒程跃实验中有问题。程跃想,我的实验连线没有出问题啊!请你帮助程跃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3)程跃选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4所示,此灯泡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4)做完实验后,程跃将测灯泡实际功率实验与以前做过的测某一固定电阻阻值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实验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请你写出一个不同之处。
(5)程跃根据测量灯泡实际功率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了I-U图象,如图5所示。结果发现图线不是直线,这表明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程跃很纳闷,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11.图6(a)所示的是一风扇固定在小上,当风扇向左吹风时,小车会向右运动;6(b)所示的是福娃贝贝和妮妮正在运动会上参加赛艇比赛时向后划水,赛艇向前运动的情景。上述两个事例所运用的相同物理原理是________。
12.家用电器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少家用电器都使用了如图7所示的三孔插座。请你举出两例使用三孔插座的家用电器。
小李家的电能表标有“220V,10A,50Hz”,他家的用电器总功率为3520W,如果同时使用,干路中的电流将达__________A。这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3.在建筑工地上常用独轮车搬运泥土。一辆独轮车各部分的尺寸如图8所示,设车厢和泥土的总重力G=1200N,那么运泥土时抬起独轮车至少需用力F为________N。
14.在建筑工地上,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筑材料。在100s内将重4400N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20m,拉力F做功为1.1×105J,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N。
1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人们用弹簧测力计中弹簧长度的变化来表示力的大小。请你也举出一个用这种思路制作的实验仪器。
16.小军同学想自制一个能调节灯泡亮暗的滑动变阻器。在选择电阻部分的材料时,有长度相同的下列材料,你建议小军选择哪一种?( )
(A)不带绝缘皮的铜导线。
(B)塑料绳。
(C)细橡皮管。
(D)木工铅笔的粗铅笔芯。
17.某同学按图10所示进行实验,当喇叭发声时,可观察到肥皂液膜会出现现象,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18.“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11所示,图中支架上放置的M是玻璃板。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两个蜡烛的像。请你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设计一个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
点击查看→【参考答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6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质量》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 》(第3课时)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3《力的平衡》word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