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 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 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 = 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 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 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 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 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 = (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 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 (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 = UI = 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 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 = I额 = P额/ U额 = 3瓦/6伏 = 0.5安.
R = (U - U额)/I = (9伏 - 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仔细观察
3.讨论分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学案
2016年山东高考文理综改用全国卷 难度略加大
安全行车,远离死亡加速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导学案
高考生怎么利用好晚自习时间充分备考?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
2016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高三学生怎么才能有效率的复习?
学物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总结方法和技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导学案
浅谈初中物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4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静电现象》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教案
高考还有82天,大咖教你咋备考物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静电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2016高考备考命题解读之物理篇 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教案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太阳上一全新物理现象
高三党警惕:二轮复习复习好可能成为高考的关键
卫星变轨中的突变与渐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案
中考倒计时:物理名师支招助你“逆袭”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