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以下是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复习试题,供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 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2)()
A.m/s B.4 m/s
C.3 m/s D. m/s
2.如图所示,半径R=1 m且竖直放置的圆盘O正按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圆盘的边缘上有一点Q,当Q点向上转到竖直位置时,在其正上方h=0.25 m处的P点以v0= m/s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看做质点),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能从圆盘上的Q点沿切线方向飞出,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完成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s
B.小球在这段飞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0.75 m
C.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一定等于 rad/s
D.小球沿圆盘切线方向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
3.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和C围绕B做匀速圆周运动,B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C和B的距离分别是L1和L2。不计三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和C的比荷(电量与质量之比)之比应是()
A.()2 B.()3
C.()2 D.()3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
B.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
D.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
5.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有众多卫星,观察测出:木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木星的某一卫星绕木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A.可求出太阳与木星的万有引力
B.可求出太阳的密度
C.可求出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三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左水平抛出,小球A落到D点,DE=EF=FG,不计空气阻力,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关于三小球()
A.B、C两球也落在D点
B.B球落在E点,C球落在F点
C.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3∶5
D.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4∶9
7.(2015苏南质检)半径分别为R和R/2的两个半圆,分别组成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圆弧轨道,一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分别从图甲、乙所示的开口向上的半圆轨道的右侧边缘进入轨道,都沿着轨道内侧运动并恰好能从开口向下半圆轨道的最高点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比图乙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高
B.图甲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和图乙中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一样高
C.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
D.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和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一样大
8.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离地面高度约为350 km的预定圆形轨道。若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C.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由题意可算出地球的密度为
9.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0.(2015常州市模拟)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的一次实验火星-500活动,王跃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目前正处于从火星返回地球途中。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轨道Ⅱ上运动的机械能
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
的加速度
D.飞船绕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Ⅰ
同样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1.(2015福建省漳州市八校第三次联考)(20分)一长l=0.8 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m=0.10 kg的小球,悬点O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1.00 m。开始时小球处于A点,此时轻绳拉直处于水平方向上,如图所示。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轻绳碰到悬点O正下方一个固定的钉子P时立刻断裂。不计轻绳断裂的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绳断裂后球从B点抛出并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求C点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若OP=0.6 m,轻绳碰到钉子P时绳中拉力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断裂,求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2.(2015高考押题卷五)(20分)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管弯成的S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均为R=0.2 m的半圆平滑对接而成(圆的半径远大于细管内径)。轨道底端A与水平地面相切,顶端与一个长为l=0.9 m的水平轨道相切B点,一倾角为=37的倾斜轨道固定于右侧地面上,其顶点D与水平轨道的高度差为h=0.45 m,并与其它两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0.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A点被弹射入S形轨道内,沿轨道ABC运动,并恰好从D点无碰撞地落到倾斜轨道上。小物体与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小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2)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对S形轨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3)小物体在A点获得的动能。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复习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预祝考生金榜题名。
秋季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
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A
扬州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初二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
秋季学期初二上册物理期中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复习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段考检测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透镜单元测试卷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统考试卷
初二物理上册杠杆检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检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秋季学期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浮力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段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世界基础训练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测试题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测试题
初二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检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期中质检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机械运动(二)训练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