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声音与环境
查字典物理网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初二物理知识点:声音与环境,供大家参考学习。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声音与环境。
下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教学策略精选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16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理科)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2016
高二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精选
上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进度表参考模板
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教学规划2016
上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
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级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文字式)
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安排表(理科)
2015年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设计
2016学年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6学年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16级高二物理教研备课组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理科)
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物理备课组学期教学计划精选
2015--2016高二物理学期备课计划(上)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