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好物理,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物理四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一、选择题(103分=30分)
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A.中学生的身高约1.6 m B.漳州5月的平均气温约50 ℃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 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 m/s
2.古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诗人能听出声音是钟发出的依据的是( D )
A.音调 B.声速 C.响度 D.音色
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C.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6.小红和兰兰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红都比兰兰提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红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 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B )
A.两人同时到终点 B.小红先到达终点
C.兰兰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7.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8.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9.2013年某省遭遇了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积雪与冰冻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并造成多条供电线路中断。下列有关论述中,错误的是( A )
A.积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B.积雪虽然没有熔化,也会由于升华而使积雪层变薄
C.积雪能够吸收声波,从而减少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D.为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盐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可加快冰雪的熔化
10.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 ℃,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 C )
A.甲温度计
B.乙温度计
C.丙温度计
D.无法判断
2014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测试卷
初三年级悬浮物理测试卷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月考试题
2014年初三物理月考考试题
2014年物理初三试卷
2014年初中会考物理适应性试卷
2014年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试题
2014年初三物理第二次调研试卷
2014初三物理月考考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次中考模拟试卷
2014房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
2014南京六合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4物理初三期中试卷下册
2014年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2014年初中物理会考适应性试卷
九年级物理3套中考模拟试题
2014初三下册物理月考考试试题
2014年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苏州市2014年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推荐2014年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试题
2014物理初三期中试题下册
北京初三物理试题上册
2014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考试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题汇编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试卷题
2014初三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2014年初中物理毕业班质检试卷
2014泰安市初中三年级物理模拟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