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2005·扬州)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图1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图 1
解析:根据图1中,远近不同的物体经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在视网膜上的情况可知,物体离人越近,眼睛的晶状体凸得越厉害,晶状体的焦距将变小。当人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例2(2005·庐江)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睛的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2。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
(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___________分为两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图 2
解析: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如图2所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睛折射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则这个人是远视眼,应配戴装有凸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在研究“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关系”过程中,应:
(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是否近视分为两组;
(2)测定两组学生空腹时血清中的含锌量;
(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
例3(2005·宜昌)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3所示。
图3
(1)在此实验装置中,______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_____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视网膜。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解析:(1)实验装置中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的视网膜。
(2)按图3所示,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蜡烛烛焰、水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晶状体变厚,将观察到光屏上所成蜡烛烛焰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新授复习学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快与慢教案2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精品导学学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与凝固教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世界(教案)1
初二物理上学期光现象教案(人教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精品导学学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探索之路教案二(沪科版)
初二物理上学期压强教案(沪科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精品导学学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乐音与噪声教案(沪科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走进神奇教案一 (沪科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案)2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精品导学学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二(沪科版)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教案
初二上学期密度学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乐音与噪声教案2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与静教案1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世界(教案)2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一课时光的色彩教案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与静教案2
2011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快与慢教案1
苏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水循环教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一(沪科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