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系统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分析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巩固物理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活化物理技能、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习题教学几乎贯穿于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习题课、讲评,都需要习题训练加以辅助。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习题教学时都有困惑:习题课往往很难调动起同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认为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讲明了,但是学生脸上却是一脸茫然,课堂气氛沉闷,收效甚微;还有的教师明明做了充分的备案,选择了很有代表性的常考题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但是在考核评价时发现,讲过的题目出错率还是很高。究其根源,太多老师只追求将问题说清楚,没有深入思考什么样的习题授课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缺少理论系统深入的探讨,学生认为习题课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升。
为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指的是在习题教学中处处体现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出题、传授的出发点都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通过分析、讨论、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爱上物理学习,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了传统习题课的劣势,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2. 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从来都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一方面,教育制约着生活,教育能够促进每个人有序的开展自己的生活,教育是人类生活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学校其实是一种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生活也在制约着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因为一旦离开生活,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教育最终是为了生活而服务的,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也得不断发生变化。
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在皮亚杰“发生认知论”的思想中得到体现,后经布鲁纳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发现学习”的教学理论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的学习”、杜威的“经验学习”等理论得以发展而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形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自身教学实践的学习者,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括对原有生活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探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通过与学生不断交流和互动,建构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对教师的个人化理解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建构主义为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3.1 把生活实例编进习题,及时巩固已学知识
很多学生学习都是盲目的,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实际用处,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曾经有学生疑惑的问老师,学物理有什么用呢?将来走向社会会有人出个物理题目让我解答吗?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与物理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物理学的知识,通过物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和生活技巧。例如家电己走进了每家每户,学生应该了解一定的用电知识和具备了解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生活化情境的习题可以设置成这样:目前新建楼房的供电系统已不再使用保险丝,而是使用自动控制的安全电路,当用电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电路会自动切断;如果站在地面上的人碰到火线而使火线与大地经人体构成通路,电路也会自然切断,以保人身安全。小玲家新居装的就是这样的电路。搬家后,她看到墙上的电源插孔是三线的,为了安装电视机,买了一个插销板,插在墙上的一个三线插孔中,然后把电视机的插头插在插销板的插孔内,但是接通电视机的电源时,室内所用的插座全都断了电,到配电箱一看,是掉闸了,是用电量太大了吗?把总开关闭合,换其他几个确保正常的用电器插到这个插销板上直至耗电只有15W的小电灯,仍然是这样。但是,把插销板插到墙上其它插孔,一切正常,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物理知识,更锻炼了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让对话使物理规律生活化
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和积极性,教师的职责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生活真有趣,物理世界真有趣。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走进课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物理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让学生贴近现实生活找物理,让学生把生活常识提炼成物理,给新授的物理内容找一个生活原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源于生活,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感性认识,使文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性认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提出问题人人都会,但效果却截然不同,课堂有效的提问,能创设出好的物理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例如我们遇到有关超市手推车习题时,可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进入超市研究一下手推车中的物理:手推车为什么可以随意改变方向?手推车在平地上推起来轻松,在倾斜电梯上为什么推不动了,也滑不下来?如果手推车内盛的物品很多,在倾斜电梯上会自动滑下来吗?这些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养成乐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的科学习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层层递进,并设计妥当的对话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讨论的话题能够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的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通过和老师对话中受到逐步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一步步递进,同时又产生了知其然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了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 刘宏凯.让物理教学与生活“联姻”[J].科教文汇.2006(02)
[3] 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2005(09)
[4] 全威,唐军.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高二物理下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1
描述圆周运动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4
机械能和能源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5月阶段性检测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3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5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2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5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0
高二物理下册周练试题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1
高二物理下册假期作业题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4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3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3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4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5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5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29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7
高二物理下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
斜抛运动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3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4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7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0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3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2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