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7月14日受学校委派我到济南东郊饭店参加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研讨会,研讨会开始后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全省物理教师满怀热情来学习,首先听了吴加倏校长的报告《我的物理教育观》,第二天听了泰安十二中学薛翠芹老师的一节课《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和青岛实验中学郑旭先老师的一节课《力》。最后各地市各派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吴加倏老师是浙江义乌中学的校长,已经搞了二十多年的物理研究。他的报告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报告首先提到了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主要有两种病症:一是多动症(走极端,翻烧饼),二是浮肿病(搞形式,花架子);病因则是教育思想的混乱与贫乏;对策是构建教师的教育哲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吴老师在报告中有一个案例令人深思:当年的一个学生对吴老师说:“您交给我们的物理知识都还给你了。”吴老师教过的学生现在只有1%的今后用物理,却要100%的学生都学物理,物理教学的价值在哪里?教育无非就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剩下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教育重要的不是只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的本质是什么?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那就要做到:①大道至简:大凡最普遍最本质的东西都是简洁的,这是辨别事务真伪的一条准则,也可以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②大智若愚:思维还原稚化。思维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三种思维活动:前人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原即指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稚化是指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③大成若缺:完美的东西要有一点空缺,不能求全求美,这样才有生命的张力,教学同样不应片面追求完美无缺,要学会运用留百艺术来拓展学生时空、扩大学生视野。
薛翠芹老师和郑旭先两位老师都是省教学能手、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们的课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够联系生活,体现物理探究思想,也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薛翠芹老师讲的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运用三句半这种艺术形式导入,充分运用探究思想,对于声音产生原因、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固液气传播声音等六处运用的科学探究,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实验法、理想化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后在课堂小节时,学生不仅谈到了知识上的收获,还让学生谈到能力上的收获,这样课堂设计非常合理。郑老师的课运用了超循环模式。我认为有三点非常好:一、个人素质非常棒,无论板书,还是普通话、还是教态都很好。二、课堂教学非常有特点:把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验探究教学贯彻的好。三、重点难点处理的好,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的都不错。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研讨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向那些优秀的物理教师看齐,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全面推进新课程的浪潮,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涌现,还是在XX年秋开始的,而我们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探索发现,推进乡村初中课程改革,道路漫长,困难重重。但我们知难而上,循序渐进,积极应对,勇于实践,从中也看到了乡村物理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坚定了课程改革的信心。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3《直线运动》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2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5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5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word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3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光的折射》word学案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噪声》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5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word说课稿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2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word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8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噪声》word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7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噪声及其控制》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2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3《直线运动》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