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在我市全面展开已一年半载,所有学科的《教学大纲》都被新课程标准所取代。明年即06年我市初中毕业生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届,在这一个大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把握中考新动态,是教师、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本人在我市05年中考阅卷中,由市中招办、教研所重托担任了试卷分析研究员,对这份中考试卷感受颇多,感受最深的是中考物理已经按新课标开始命题与评价了,现将这份试卷的分析报告提供给大家参考,望对06年中考有帮助。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2.各部分内容所考占分比率及知识点考查覆盖率(表二)
二.学生抽样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表(表三)
2.各小题得分率(表四)
三、试题的新特点
1.贴近新课程理念: 渗透了思想和人文精神、渗透了品德、情感、意志、态度、方法等评价因素,注意了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从而发挥试题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体现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同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加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1、19、22、29、30、31、33等题。
2.尤其突出的是有40%的题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紧密,如第2、3、4、7、11、14、23、26、27等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确实有用的道理。
3.重视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意了立足于具体的情景,没有一道题简单的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都注重应用,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
4.试题与去年中考试题相比,在试卷结构上仍为原四大题,但总题个数增加了1道,且在选择题中换设了两道多重选择题,说明我省试题在结构上体现了探索创新,又新中求稳的原则。
四、新特点试题分析与考生答题质量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第7题模仿学生身边的体育活动,联系物理知识而命的题,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应属一道立意较好的题。但是失分严重,得分率0.49,说明学生平时学习与实际结合较少,导致运用知识的能力弱。第13题该题创设一个具体的实验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误差问题,从而考察学生减小误差实验的技能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好题。但学生得分不高,说明这方面能力欠佳。
第二大题第19题属本卷中较好的题,结合了本省优秀的文化遗产,重视了人文思想的渗透和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淡化了学科界线,紧贴新课标改革目标。但学生失分严重,该题的失分暴露了教学中的弱点,说明平时教学实践活动中落实新课标的行动还不够,部分老师知识面局限性也影响了学科的交叉与发散教学,使得学生在此方面训练不够。多项选择题是今年推出的新题型,看似难但由于宽松的评分标准,反而得分率较高,但选全答案的学生还是很少,尤其是第23题,从卷面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开始4个答案全选对了,但最后还是不相信自己,涂掉一个,导致未选全。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透彻,这道题说明渗透了对学生判断意志力的考核,渗透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第三大题是四大题中总体得分最好的一大题。第24、25、26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平时训练较多的基础题还是能掌握。第26、27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来解决,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学好物理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
第四大题中,第32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考查学生从电器铭牌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考察了学生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近年来各省市常考的热点题。第31题是以今年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为导向而出的一道创新题,有表有坐标系,考查学生吸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数学图像描绘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道较好考察“过程与方法”的题。但因为试题新,重在考学生会找到适当标标度的研究方法,而平时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还未真正转到新课标上来,还是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所以学生对此类题适应差,有的甚至看不懂题的意思,可想而知得分率自然低。第33题设计新颖,颇富创意,是一道极好的科学探究题。本题以“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知识点为载体,巧妙地考察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用电压表判断和排除故障的实验能力。且题中所指的电动玩具也是学生身边熟悉的玩具,取材仍为学生身边的物理,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得分率0.54不高,说明平时训练此类题还是少了,学生对此类题适应差,新课标理念还未完全渗透到教学中去。
五、我们在试题新特点下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在试题新特点下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学生学习过程脱离生活实际,没有形成关心社会和家庭的好品质,甚至连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充分说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还未深入课堂。
2.学生对学科交叉与综合方面的知识认识、掌握不够,科学素养不高,利用各学科综合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
3.科学探究的意识缺乏,大部分学生一提到探究性试题就茫然,对试题的叙述和题型感到不适应,这与教学中只重“知识与技能”,而不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目标有关。
针对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新课改中中考试题新特点,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方式。
1.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05年中考试卷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贴近新课标。而平时我们很多老师仍是只注重知识这一部分,而对能力的考查注重的较少。其实“知识与技能”还仅仅只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一个维度,另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某些老师可见更陌生。近年来,拿到中考卷或平时的质检卷,老师们不注意分析试题是如何考查学生后两个维度的,老师观念没转变,理念没更新,自然学生对现在的试题考查就很不适应。实际现在的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像以前一样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及套用,而是通过具体情景,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说明纯知识考查在减少,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在增加,学生身边的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紧密的知识考查在增加。所以,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之下,教师理应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加强自身的学习,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3.教师应改变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因现在的试题很多都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及社会实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以物理知识点为载体,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发散开来,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综合教学,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并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诚然,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将对以后的物理教学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
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点功和能
14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运动的描述
14年高三必修物理知识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2015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要点
14年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点振动和波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育功能的探究
14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力
高三2014年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万有引力
14年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力学公式
2014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冲量与动量
高三2014年必修一物理知识普朗克公式
大运会首金得主是物理系高材生
14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两个平衡条件
美国发现天然超级防腐剂 食物保鲜可长达几年
2014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光电效应方程
2015高三重点物理知识点光电效应方程
14物理高三必修知识交流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知识点洛仑兹力的应用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心得体会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制备“单原子”铂催化剂
高三物理知识点考点动力学(运动和力)
超新星爆炸与射线
2014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电场
中考前,中考生家长该做的五件事
地狱之门
2014年物理高三必修一知识气体的性质
2014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磁场知识
2014年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恒定电流
2014年高三必修一物理知识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