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怪"现象,认清真本质
在物态变化现象中,有许多看似不合理的"怪"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会大大增强我们对物态变化本质的理解。
一、"白气"不是气
例1、(2007年北京)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形成"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分析:要判断"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我们首先要认识"白气"是什么?是气体还是液体?由于气体的水蒸气人眼是看不到的,故"白气"不是水蒸气,用手"白气"中停一会儿,手上有湿漉漉的感觉,说明它是由雾状的小液滴组成的,是液体。由于小液滴的体积非常小,能悬浮于空中,好像"气"一样,但它不是气体。所以"白气"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选C。
二、"出汗"并不热
例2、(2005年桂林)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分析:冰箱中矿泉水的温度相对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说是较低的,取出矿泉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附着在瓶壁上,形成了"出汗"现象,故选B。可见,出汗的物体本身并不热,而是温度较低。
三、多包几层是为降温
例3、(2005年益阳)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查有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杯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
分析:由题意可知,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地把瓦罐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可以加快湿毛巾中水分的蒸发,蒸发吸热,会使瓦罐中牛奶的温度降低,故选A。该题表面看好像会使牛奶的温度升高,但其实是在加快水分蒸发而为牛奶降温。
四、80℃的水也能沸腾
例5、80℃的水能不能沸腾?为什么?
分析:由于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所以在压强较低的情况下,80℃的水也可以沸腾。高山上的气压低,水在低于100℃时就沸腾,所以在高山上煮饭需用高压锅。
五、冷水化冻快
例5、当我们买来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为了使冰快速化开常把它放在凉水中浸泡。泡到相当长时间,就会发现冻鱼外面结了一层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揭掉鱼身的冰层可见到鱼已化冻,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冷水拔冰"。请你解释为什么要用冷水而不用热水?
分析:将冷冻食品放在冷水中时,由于食品的温度低于水,食品吸热,水放出热量,冷水由于放出热量而使自己变成冰,当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说明食品与水都达到了0℃,食品己化开;如果在热水中浸泡,热水很容易将食品外表烫熟,烫熟的外表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进行传热,所以不能用热水。
六、电冰箱并不降室温
例6、一位同学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这样做,能否达到降温的目的?为什么?
分析:电冰箱工作时,实际上是将冰箱内的热搬运到冰箱外的过程,冰箱内的温度是变低了,但它却升高了冰箱外的温度。所以在室内将冰箱门打开,接通电源,是不能降低室温的,相反,由于压缩机在电流的作用下工作,室内的温度还有可能升高。
但如果把冰箱的冷凝器放在室外,蒸发器放在室内,就可以达到将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的目的,起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其实这就是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2015初三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测试卷
2014年初三上册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4年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模拟试卷
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初三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
2014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测试卷
2014年初三年级物理测试卷
苏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测试卷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2014年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2014年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测试卷
2015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4燕山区初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4初中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模拟试题
2014年新初三年级物理测试卷
2015初三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4年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下册测试卷
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测试卷试题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期末模拟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
苏教版初三年级物理下册测试卷
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试卷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模拟试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