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声学效应在乐律上的运用——十二平均律
近代乐器上用的新律制——十二平均律,是明代乐律理论家朱载堉(公元1536—1610)提出和创造的。在我国,早在周初,就有了在一个音阶中确定的十二个律,并在十二律中选取五个或七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的乐制。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使用定律调音的三分损益法,来确定管或弦的长短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见《管子·地员篇》)。这种方法就是从一个被认定为基音的弦(或管)的长度出发,把它三等分,再去掉一份(“损一”)或加上一份(“益一”),以此来确定另一个音的长度。在数学上,就是把发音的弦长乘以2/3或4/3,依此类推下去,直到在弦(或管)上得出比基音约高一倍或低一倍的音,就完成了一个音阶的计算。应用这种三分损益后完成一个音阶中各律的计算以后,比基音高(或低)8度的音只能的高(或低)一倍,而不能刚好一倍,这样就不能真正组成一个完整的8度,为了消除这个差数,达到对音乐艺术更高的要求,自汉代以来,不少音律乐家提出过许多修正的方法,但不能得到简单,合理而又精确的结果。朱栽堉于1584年以公比
的等比级数分配音律,使一个音阶中任何二个相邻音律的频率之比都是
,或音程为100音分,从而彻底地消除了三分损益法出现的差数。朱栽堉的这种科学地运用声学效应的革命性变革,极有利于曲调的创作和乐器的制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十二平均律的提出,在我国物理学的研究和音乐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从物理现象的定性讨论进入定量的数学计算,这在我国古代物理学的研究中是一项创举,而且与西欧比较起来,也早于法国约50年。因此,当这项发明由传教士传入欧洲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并得到了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的高度评价。
“土”法上马学物理
浅谈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记忆物理的方法记忆物理知识十三法
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探讨
40道有趣的物理竞赛试题
如何学好物理——爱因斯坦
浅谈物理记忆方法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之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物态变化中的似是而非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
中学生学习物理应该学习一些研究方法
【比热容】拦住孙悟空的火焰山
超越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
学好物理的小诀窍
2011年高考课标版物理考试大纲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及练习
2008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与方法
简谐运动的十个“不一定”
中考前一周如何安排
钱学森的思维方式
从一道典型高中物理习题看“一题多问”
【信息之路】人工智能的号角
惯性与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解释
动量与动能的快捷规律
【响度和音色】今夜曲中闻声色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之热电综合
初中物理易错点大盘点,不再担心考试不及格!
【核能】魔鬼与天使
学好初中物理课有妙招
轻松记忆物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