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摘要】高一的同学们适应了高中生活了吗?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爱因斯坦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
A.提出假说,物理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B.物理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物理推理
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物理推理,实验验证
2.某人坐在甲船中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不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甲船不动,乙船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以相同速度同向运动
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每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3 -8 -2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前3s内的路程为2m 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小
4.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光滑斜面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物体在t/2时的即时速度是2L/t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L/t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t/2
6.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7.如下图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此时木箱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下图乙所示,小孩用100N的水平推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下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 ,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A.80N、80N、90N B.80N、80N、45N
C.80N、100N、90N D.80N、100N、45N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颈椎病人设计了一个牵引装置:如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后两端挂着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手指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办法是
A.只增加绳的长度 B.只增加重物的重量
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 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
9.从驾驶员看见某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做匀速运动而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做匀减运动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分析下表给出的数据,计算出表中的数据X、Y,正确的是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10 12 20
15 18 X
20 Y 80
25 30 125
A X = 45 B X = 40 C Y = 22 D Y = 24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A所受的合力不变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11、12题每题4分,13题6分,共14分)
11.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L=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12.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A 、B、C 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三个点,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交流电,测得 AB = 3.27cm、BC=8.00cm,则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B=______m/s,加速度a=______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
1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是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匀速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已放大画出,则关于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1)_____(填甲或乙)方法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N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
14.(11分)滑雪运动员以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60m。求:
(1)滑雪运动员5s内的平均速度
(2)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
(3)滑雪运动员5s末的速度
15.(11分)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6.(12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0,一个重20N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轻质弹簧原长为10cm,现在的长度为6cm。(g取10m/s2)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斜面粗糙,将这个物体沿斜面上移6cm,弹簧上端与物体相连,下端固定,物体仍静止于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7.(12分)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8105km的月球,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即月球车).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s 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在某次探测实验中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表为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无线电信号在地月之间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收到信号时间 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
9:1020 52
9:1030 32
发射信号时间 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单位:m/s2)
9:1033 2
收到信号时间 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
9:1040 12
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 s.求:
(1)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2)经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
(3)假如你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请计算说明
物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C ACD A C BC AD BD
11.L= 10 cm,= 50 N/m
12.,B=__0.564____m/s,a=4.73m/s2
13.(1)乙,容易控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便于读数
(2)2.40N
14.(1)12m/s;(2)4.8m/s2;(3)24m/s
15.(1)mg-Fsin
(2)
16.(1)2.5N/cm;
(2)60N,方向沿斜面向上
17.(1)2m/s
(2)没有执行命令
(3)应立即发出减速命令,加速度大小为0.33m/s2
【总结】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了解更多有关学习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科学方法与中考
中考实验探究题盘点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考点解读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综述07试题特点,展望08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益
2011年中考物理作图展望
传感器件入题来
从近年我市使用的中考物理卷看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
从2007年中考题谈图象坐标题命题角度及解题对策
物理科学探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及考点评析
例析中考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近年来中考试题主要特色
中考物理试题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2010年全国中考物理学业试卷特点与2011年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建议
中考命题视野盲点及其应对策略
常见机械的效率中考探究题欣赏
赏析2007年中考题 盘点物理研究方法教学
创新中考命题思路促进物理教学改革
研究微观粒子的物理方法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评价研究
展望2008年物理中考走向
浅析中考的新题型
物理学科审题错误的原因剖析及改进策略
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综合Ⅰ(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立足考纲,着眼研究,切实提高中考复习效益
2007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对策
中考探究题的考查方向探秘
关于评议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的通知
中考物理试题的趋向与应对策略
LED照亮上海世博会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