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基本内容,而且是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锻炼学习能,从而形成全面正确的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在实验中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本文就女生在物理实验中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女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况:男生好动手操作,而许多女生常常畏首畏尾,许多操作由男生包办代替,自己只是观察记录,出现问题时也要由男生代劳提出,更羞于回答问题以及发言讨论。这些现象直接反映出女生的心理障碍。笔者认为,女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卑心理
许多女生存在自卑感,思想封闭,心理闭锁,甚至认为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总是“女不如男”,回避亲自动手。遇到问题不敢大胆提问以及时解决,而是停留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状态,以至恶性循环。
2.畏惧心理
畏惧是人在行动前由于某种原因担心行动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恐惧情绪,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延缓人的行动。女生畏惧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害怕操作不慎损坏仪器;害怕实验时发生危险,尤其是在电学实验中害怕触电;害怕实验失败;害怕老师提问,故而回避老师。
3.依赖心理
女生做事前习惯向别人请教,稍感困难则容易墨守成规。实验中女生往往喜欢看着男生做实验,一遇到困难就请老师或男生帮忙,自己很少去思考如何解决。
二、女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心理障碍的成因
大量研究证明,男女生的平均智商没有明显差异。女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心理障碍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多重因素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
在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影响下,社会并没有给女性创造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发展机会。女生自小不断受到来自长辈、亲朋、邻居以及社会的诸如“女不如男”的暗示,使女生形成了自卑自弃、顺从依附等消极的心理特征。加上中学物理不断抽象化,更使女生在心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
2.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东西文化碰撞,新旧观念交织。女中学生的思想容易陷入冲突、困扰乃至混乱的状态。而学校教育中存在严重的知识本位倾向,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基于以上原因,女生内心竞争压力急剧增大,人际关系紧张。
3.生理因素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生理周期的原因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导致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虑、烦恼以及自卑感。随着生理机能的发展,女生的闭锁心理加剧。由于胆小、爱面子,遇到问题不敢提问,也羞于讨论发言。
4.智力因素
在感知方面,女生的感受性较高,触觉、嗅觉较敏感,听觉能力较强,但视觉空间能力较弱,因此在分析物体运动等问题时空间想象力劣于男生。
在记忆力方面,女生一般偏重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短时记忆较优,但因此影响长时记忆的效果。她们在学习概念和规律时,习惯逐字逐句背诵,不求甚解。
在注意力方面,女生多定向于人,对人际关系敏感,容易受情绪影响,但是不喜欢探究物体的本质,如分析仪器的内部构造等。
在思维品质方面,女生偏重于形象思维,主要依靠表象的类比和联想,富于想象力,但思维的灵活度和深度不够,演绎、归纳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较差。
在思维方式方面,女生倾向于模仿,关注细节,但对全局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较差。
在操作实验能力方面,由于女生倾向于“人物定向”,对无生命特征的物体兴趣淡漠,并且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很少愿意探究,实验中喜欢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
女生在智力上存在上述特征,而物理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操作实验能力等,这些正是女生较为薄弱的方面。
5.非智力因素
在兴趣方面,女生对一件东西,往往会用而不关心其构造、原理,在对事物的探究欲和对现象的好奇心方面差于男生。而男生从小好活动,好探索,他们的感知觉储备丰富,实验能力强,因此在实验时女生很自然的习惯于求助于男生。
在性格特征方面,由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两性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从而赋予各自不同的性别角色规范,并且从幼年起,社会、家庭就用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要求儿童,因此女生多温顺、安静,也易形成安分守己、墨守成规、拘泥小事、情感脆弱等性格特点。
三、女生在物理实验中心理障碍的消除方法
1.帮助女生提高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优势
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可以证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有许多女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女生学习她们的事迹,自觉地同社会的传统偏见做斗争,克服对物理学习的自卑感。
另外,也要肯定女生多数较遵守纪律,学习勤奋细心、踏实认真,这些好的非智力因素品质,是她们学好物理的有利条件,同时帮助她们培养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刻苦探究等在创造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品质。
2.激发并培养女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女生心理敏锐的感知特性是使其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新颖奇妙的物理实验正是引导她们步入物理之门的阶梯。在实验教学中,要选择原理突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一方面可帮助她们理解物理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可鼓励她们课外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对实验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大量尝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如:在讲解机械能守恒时,做了滚摆、锥体上滚等实验,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怪坡”现象;在讲解静电学时,做了静电跳球、静电摆球、静电滚筒、静电除尘原理、避雷针原理、电风吹火等实验;在讲解涡流时,做了用变压器演示跳环实验、阻尼摆、阻尼小车、磁体在铝管内外运动等实验。这些实验使学生眼睛一亮,许多女生都跃跃欲试,因此我尽可能让她们亲自操作。如:在应用范氏起电机的实验中,让多个女生亲自触摸导体球壳,她们在克服恐惧心理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3.确保女生的动手操作机会
在做演示实验时,鼓励女生上台操作,并叙述自己的想法、体会;在做分组实验时,尽量男女分开,鼓励女生亲自动手,变看实验为真正的做实验。比如:笔者在讲解力的合成时,设计了一个实验。取一根跳绳穿过两片五十斤重的杠铃片,先让两名女生稍微靠近,通过提拉跳绳将杠铃片提起,再换两名男生站立稍远,做同样的操作,结果费了很大力气也没能将杠铃片提起。通过现象对比,导入课题。课下许多女生对此实验兴趣依然,踊跃参与。
4.引导女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能正确对待挫折
女生在实验中的挫折感主要来自实验的失败,并受长期以来“任务导向”的实验教学观念影响,认为做实验就是要顺利地按时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不出现“不正常”情况。然而,这却是一种错误的科学观。我国学者赵学漱等认为,科学是一种不断前进和自我矫正的探究过程。科学是获得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认识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及探究过程中挫折的必然性,认识到“正常是相对的,不正常才是绝对的”,从而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5.通过合作学习,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女生内向、闭锁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合作学习是打开女生心灵之门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而不是竞争,有利于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基于合作的学习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思维水平,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提出问题,这不仅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解释,而且激发了团体成员的热情和行为动机。比如,教师可以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出发设计不同的探究任务,让各小组分别探究,然后交流。上海市向明中学的成瑾老师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构建单摆模型,为分析摆线粗细以及摆球大小、质量对摆动周期影响,给各组同学不同的器材,然后通过差异对比进行探究,其中四组周期的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摆动周期的实验数据
摆球 | 细线 | 粗线 | 差异 |
小铜球 | 1.368s | 1.353s | 0.015s |
大铜球 | 1.317s | 1.316s | 0.001s |
木球 | 1.410s | 1.377s | 0.033s |
钢球 | 1.318s | 1.311s | 0.007s |
在实验教学中,营造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启发关注,就会使许多女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四、结论
女生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心理障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给与女生更多的关心帮助、鼓励支持,引导她们走出困惑,尽情地享受物理学的无穷魅力。
抓住重点和关键 理解重力概念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三
《力与机械》学习指导
怎样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
《杠杆》典例解析
周密分析,巧解力与电磁综合题
杠杆还会平衡吗?
翻跟头魔丸的制作与原理
简单机械问题的考查趋势
小发明大作用
我国古代的农用机械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四
摩擦利弊 图说增减
其他简单机械拾遗
探究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自行车与摩擦力
人体中的杠杆
“弹力、重力、摩擦力”错解分析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
宇宙飞船里的超失重现象
比萨斜塔为什么不会倒下?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弹力》教学课件
“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解析
物体形状中的物理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吗?
《力和机械》学习指导
有趣的重心小实验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二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