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和讨论,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教学准备:
平面镜一面、完全相同(长短、粗细)的蜡烛两支、火柴一盒、薄玻璃板一块、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直角三角板一块、课件。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水中的蜡烛在燃烧
【新课教学】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活动:看自己孪生兄弟的像,观察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学生根据平时的使用经验和现在的感受,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交流与分析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通过提问不同组的学生,总结得出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的关系。
纠正学生从日常经验中形成的人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这一错误看法。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像到平面镜的格数和物体到平面镜的格数,感性而直接的发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让学生把物体和像的位置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后,观察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三个特点: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实验验证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2)通过作图分析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回应引入,解释水中的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
三、交流与反馈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等大小;②等距离;③连线垂直;④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倒影的形成
平面镜成像图片欣赏(陶冶情操)
思考: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为什么都是倒立的?
4、堂上练习
四、布置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找资料,探讨以下问题:
①在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有哪些具体应用?
②潜水艇中用到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应用?
③参考科学世界,探讨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了解一下它们的应用。
高三物理总复习光的本性课件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课件
天水市秦州区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正交分解法课件
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2
库仑定律教案2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必修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课件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课件
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1
库仑定律1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1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导学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导学案
加速度导学案2
欧姆定律教案1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2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课件
第二节 时间 位移课件
库仑定律教案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