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2014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试卷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恒定不变 B.曲线运动可以是匀速率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可以是匀加速运动
2.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o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o+ at
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
3.如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
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A、B分别为大、
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轮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B.大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小轮的2倍
C.质点加速度aA=2aB D.质点加速度aB=4aC
4.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的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牛顿通过实验测得的
B. 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 m1、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公式中的G是一个引力常量,是没有单位的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
上运动,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已知水平向右的力F1=10N,
水平向左的力F2=4N,轻弹簧的拉力可能为( )
A 2N B 4N C 8N D 10N
6.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
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
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
自转周期为24h,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
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h
7.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以水平速度va、 vb抛出
两小球(小球看成质点)a、b,结果a落在b初始位置的正下方,
而b落在a初始位置的正下方,bc为过小球b初始位置的水平
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两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a
B.若两小球同时抛出,它们可能在空中相遇
C.若两小球同时抛出,它们一定不能在空中相遇
D.若要使它们能在空中相遇,必须在a球恰好到达bc时将b球抛出
8.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已知滑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滑块滑上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
B.滑块向左滑动后离开左端的最大距离为
C.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2
D.从滑块滑上传送带到离开所用时间大于
9.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 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
C.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D.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5米,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为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B.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为
C.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则v0可能为6m/s
D.若小球开始运动时初动能为1.6J,则足够长时间后小球的机械能为1J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6分)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车弹出.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图2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选填AE或FK)部分进行测量.
(3)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 ( )
A.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
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D.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12. (10分)一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的地方:其一 其二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均为相邻的打点),测出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0m/s2,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1.55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重锤质量为m=1.0kg,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A下落到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为 N,
(3)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B.测量纸带上的点距时存在的误差
C.测量点距时,将6个点误计为7个点
D.用秒表测量下落时间,由公式 算出重物下落的高度
E.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
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统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开水锅里,其要
诀是: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平, 手端一条
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如图所示,面
团与开水锅的高度差h=0.80m,与锅的水平距离L=0.50m,锅
的半径R=0.50m.假设削出的面只有水平初速度,要使削出的
面条落入锅中,求面条的初速度大小范围。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4. (10分)在某星球表面上,宇航员用弹簧测力计提着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计该星球自转影响,请你依据上述数据,试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15. (12分)电动自行车以省力、方便出行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自行车.现已知一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分别是;整车质量m=40kg,电源输出电压为U=36V,电动机额定输出机械功率p=180w,载重上限M=140kg.已知在行驶过程中车受到的阻力与车重(包括载重)成正比,比例系数设为k,在平直路面上满载的情况下最大速度为V1=18km/h.请根据以上信息,(g取10m/s2)求:
(1)比例系数k;
(2)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在同样的水平路面骑此电动自行车,并以额定输出机械功率从静止启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2为多少?若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为t=30s,求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经过的距离x(g取10m/s2)
16.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车的上表面由水平面和斜面构成,斜面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为1.8m.小车左边缘的正上方用长2.5m的细绳拴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将细绳拉离竖直方向60角后由静止释放,当物块运动到悬点的正下方时悬线断开,物块恰好从小车的左边缘滑上
小车,先在其表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经过1s时间物块
离开小车,然后做曲线运动,某时刻恰好与斜面的底端相
碰,已知小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悬线断开前所受最大拉力的大小;
(2)小车上表面水平部分的长度;
(3)小车表面的斜面部分倾角的正切值.
以上就是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提供的2014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试卷,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4.5《水循环与水资源》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6《滑轮和滑轮组》WORD教案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三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word导学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1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6《滑轮和滑轮组》WORD教案1
粤沪版八上《让声音为人类服务》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3.doc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1.1《希望你喜爱物理》word导学案
粤沪版八上《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word教案
粤沪版物理八下9.2《探究浮力的大小》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1
粤沪版八上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4《飞出地球》WORD教案3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2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5.2《探究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5章第4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word教案
粤沪版八上第二章《声音与环境》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3《“解剖”原子源》WORD教案1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3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3《“解剖”原子源》WORD教案4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二节《测量长度和时间》word导学案
粤沪版物理八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word说课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5.3《密度的应用》word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5《宇宙深处》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5《宇宙深处》WORD教案1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1.1《希望你喜爱物理》word教案
2015秋粤沪版物理八上第5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两课时)word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