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
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手段与媒体: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二、导入新课
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三、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2.4-1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图2.3-5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
学生阅读44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
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学生阅读课本图2.4-4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环境保护的教育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小结:
1.噪声的来源 。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噪声的控制 。
4.环境保护 。
(五)课后作业: 见学案。
课堂教育对高中物理的可行性
分析岗位需求导向下中职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分子束外延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的问题和方式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于物理题的设计应尊重的案例分析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肖特基二极管
电工电子与高中物理课程衔接
分析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概念
2013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分析高中物理学习之困难的策略
谈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教育方式
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实证统计分析
中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培育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耿氏效应
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中实验教学的策略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发光二极管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发射光谱
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方式建设
对物体执行受力的举措
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离子束刻蚀
2013年上海嘉定区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物理百科知识专题:纳米技术
初中物理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策略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式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小制作与小发明
极限平衡理念在边坡稳定性中运用
转换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实用性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