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研究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二、课前预习: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 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系, 越高音调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
3、频率:物体在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 符号为 。
4、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响度跟发声体的 和 距发声距离的 有关。
5、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6、音色: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7、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要依据不同人的 来判定;高声大叫是指声音的
高音歌唱家的高时指声音的 高。
三、合作探究:
1、声音的区别-----三个要素
利用手边的器材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描述声音的不同。请同学们回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这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2、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1)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发声音调高。
(2)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 (填粗、细)振动快,发声音调 。
总结:(1)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2)声音的音调与 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自学完成以下问题: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超声波 次声波 。
3、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1)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
(2)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
(3)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总结: (1)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____ 。
(2)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 有关。
金牛星座-超新星爆炸云团
在生活中存在的物理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关于静电除尘
用锯条研究音调、小孔成像的像和凸透镜成的实像
电冰箱原理
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军用的望远镜
运载火箭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地震基本知识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响尾蛇导弹
物质有10种物态
“超光速飞行”粒子
余震发生的原因
雷雨中物理知识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房屋抗震常识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磁学中的一个谜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