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1958)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1900年4月25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泡利在高中上学期间酷爱读书,那时就自学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高中毕业后,泡利去慕尼黑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学,他的导师是理论物理学家索末菲(A.Sommerfeld,1868~1951)。泡利在大学第四学期应导师之邀为义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写了一篇关于相对论的文章,该文长达250页,精辟地论述了相对论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基础,在透彻地介绍有关相对论已有重要文献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该文至今仍为相对论的权威著作。爱因斯坦读后对泡利的才智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1922~1923年间,泡利在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在N。玻尔指导下进行氢分子模型和反常塞曼效应的研究工作。这段工作导致了他对不相容原理的发现。
1923~1928年,泡利在汉堡大学担任教师,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于1924年发表在《关于原子中电子群闭合与光谱复杂结构的联系》一文中,该原理指出: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一原理使当时许多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对于正确理解反常塞曼效应、原子中电子壳层的形成、以及元素周期律都是必不可少的。泡利因此荣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1928年起地利就接替了德拜的工作。任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直到他1958年去世。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约5年外,在苏黎世工作长达25年之久。这段时间泡利在理论物理学上的成就很多,其中最有意义的是1931年提出假设:原子核的β衰变中不仅放出电子,而且放出一种质量很小、穿透力很强的中性粒子,当时他利称为“中子”。该假设正确地解释了产能谱的连续性,解决了β衰变中角动量及能量守恒的问题。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是在泡利假设提出25年之后,即1956年观察到的。
泡利有成就的研究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基本粒子的自族与统计分布律的关系、气体和金属的顺磁性(导致了金属中的电子量子论)、把单粒子的波动理论推广到多粒子、介子的解释及核力等等。在理论物理学的每个领域里,泡利几乎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1958年12月14日,泡利在瑞士苏黎世逝世。在他的葬礼上,人们赞誉他是“理论物理学的良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热现象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电压单元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和物态变化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信息的传递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素质测试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练习题
201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热学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项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练习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1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检测试题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1-3章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世界巡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检测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