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不断掀起小高潮是为落实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小高潮的创设就能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具有传递、记录、存储和处理加工信息的功能,多媒体是指文字、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在课堂上不断掀起小高潮。学生在思维不断的发展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对科学的热爱精神,并得到了“美”的感受,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乐园,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优越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减少复杂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并掌握课题内容。
2.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比单独在幻灯、电视上使用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因为多媒体课件象电视一样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学生“喜欢看”,而且信息可以灵活的出现、随机控制,教师“喜欢用”。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3.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更可以把一些语言无法表述的东西呈现出来,多媒体教材的增删修改、吐故纳新,教师可以自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课堂中高潮不断。多媒体就容易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教育的主导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中许多僵化、陈旧的东西也会受到冲击和更新。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几点尝试
1.巧妙导入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头如果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集中注意力,进入新课教学中来。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是有些演示实验器具比较小,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过程就不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实验后用课件演示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1)光的折射现象:
放入水中的筷子(铅笔)
在水面处弯折。
2)在容器底放一枚硬币,某同学的眼睛恰好处在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当倒入水后,却看到了硬币。
3)满水的杯子上盖有纸片,倒立过来后,纸片不会脱落。该演示实验做完后我们要分析出纸片不下落的原因,要画受力分析图,用动画演示纸片的受力情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2.变抽象为形象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抽象的东西是用语言表述不出来的,即使用演示实验也不能使学生清晰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怎么样才能使抽象的东西更形象化,再次掀起教学高潮呢?这就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学生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可大气摸不着、看不到,要想用语言表述出大气压强对两个半球内外壁的作用是很抽象的,并且不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
利用FLASH做的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大气压强。
2)关于扩散现象的解释
通过演示氧气与二氧化氮混合,墨水与水混合等实验,学生可以意识到扩散现象的存在。可是在解释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时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因为宏观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看到,而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是看不到的,看不到的东西不易被学生接受。可如果用课件模拟分子的运动就会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高潮。
蓝色与红色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的分子,它们之间自发的进入对方,就是扩散现象。
3.对比分析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很多物理结论是通过对几组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做了各个演示实验,当具体分析时学生对前面的实验就有些模糊,对比性不强,不能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把各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既增强了对比性,又使学生对所有实验有清晰的宏观印象。更有助于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1)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分别演示小车在不同表面滑动的距离后,对影响小车滑动距离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FLASH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看到强烈的对比:由于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小车滑动的距离不同。而且还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就越远。
2)讲解动滑轮、定滑轮实验
在讲解动滑轮与定滑轮时,教师通常是做完演示实验后在黑板做图分析动、定滑轮的性质和区别。而由于做了多个实验学生对前面的实验印象并不深刻,这样就不利于分析。如果把定滑轮、动滑轮分别做成FLASH动画,边演示、边比较分析,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1.只出现公开课上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我们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解决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二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若把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就能不断在课堂上掀起小高潮。
2.对多媒体奉若神明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讲点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确实能在课堂上掀起多个教学高潮,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掀起高潮,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复习课件5
2018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二轮复习学案22
平面镜成像同步检测试题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1
2018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二轮复习学案23
摩擦力课堂检测4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复习课件8
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达标测试题课件3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24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复习课件6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26
九年级物理下册双休作业课件1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5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6
声的利用同步测试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0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25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2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3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复习课件4
九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题课件2
摩擦力课堂检测3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复习课件33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34
摩擦力课堂检测5
九年级物理下册双休作业课件7
摩擦力课堂检测2
九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题课件1
两种电荷课件1
高二物理知识整合总结复习课件2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