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课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多媒体 作用 原则
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构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鲜明特征。但是与其他教学仪器和教具一样,“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就是“辅助”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破用其它教具或仪器难以突破的难点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各种教具和教学仪器在课堂教学中的补充和提高。
一、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透镜”一节,课本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动画片(可以运用Power-Point的制作幻灯片功能),集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通过“透镜”,大胖子“变成”小孩,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如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有关“透镜”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从心理和思维来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是习惯于静态分析,而对于许多“瞬变”的物理现象,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感到比较困惑。因此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则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比如:“透镜”中透镜成像作图是难点,它的焦点在哪里,透镜有多大,平常在黑板上的画图,以及在实验装置上比划,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然而,笔者用AUTHORWARE事先画好相应的光路图,燃后再分成若干块,并排列好先后顺序。播放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一块或几块地播放,而且块与块之间时间可以随意控制。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把物体上反射光线通过透镜的这个瞬变的物理过程,以慢镜头的形式,用静态形式进行阶段性分析、观察和研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既可表现宏观又可表现微观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
3.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所以尽管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比如在“透镜”一节中,用粗细适当的红线表示物体的反射光线,用激光声伴随着光线延伸,图画上或者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经过图、文、声、色的共同刺激,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状态。另外也节省了平常课堂上仪器搬来搬去的麻烦,免去下课之后沾一身粉沫的尴尬。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了关于“透镜”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基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所以现在学习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越来越多,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课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1)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
(2)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3)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2.可操作性原则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先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
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能对后输入的内容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明之一,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但在科学性的评判上宣粗不宜细,要做具体分析。如果片面强调科学性,就会束缚人的手脚,不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发展。
所以,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4.简约性原则
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5.艺术性原则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6.适度运用原则
适度运用原则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不要满堂电灌)。
7.适度信息量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这就是“电灌效应”,要避免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适度信息原则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8.有机结合原则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中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物理的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效果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如实际演示更直观更有说服务;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辅助教学功能,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努力。
雅安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分析
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解析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高中江苏省宿迁市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
2014鹰潭市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试卷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高中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答案精解
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分析
高中宿迁剑桥国际学校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年宁波市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2014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雅安中学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2014年河南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分析精选
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答案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2014年沭阳银河中学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高中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2014高二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4年高中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练习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年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