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记忆的特点
1、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
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2、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简洁,单从字面上记忆是无效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有效记忆。不理解的知识是不可能长期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如有的学生把v=s/t误写成v=t/s,只要我们对照速度的定义便知道哪一个公式有误。
3、物理记忆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
物理记忆应该突出重点,关键点;应该记住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物理知识具有简化信息,增强知识的操作性和产生新的命题的功能。这种对物理知识的加工和组织,是对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二、物理记忆应遵循的规律
1、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右,时间越长保留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对课堂上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应采取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课前认真小结,及时复习巩固。二是必须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在课下复习。三是学完每章做好分段复习。总之,多次强化复习是巩固记忆、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强烈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特别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知识的意义,只有当知识有用才有记忆的知识的动力。
3、排除干扰,适应环境
外界环境干扰和自身情绪干扰都会影响物理记忆的效率,因此,记忆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选择恰当的记忆时间,如清晨和夜深人静之时。而情绪的干扰往往产生于情绪低落,或紧急关头。由于情绪低落时做任何事都无所谓;由于情绪紧张时原来记忆的知识一刹那间回忆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扰,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对增强记忆,克服临时性遗忘非常有效。
4、记忆适量,劳逸结合
由于超负荷记忆遗忘率高,物理知识的记忆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时间连续重复某一内容,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倦状态。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合理安排时间,要劳逸结合,适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形式。
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物理教学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究
物理学史对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案探究
对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几点研究
论“物质的量”教学难点与教学建议
论高中物理换角度解题的“弊”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超导及超导材料的应用
初中物理学习中应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兴趣教学法初探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能力
利用开场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师需具有的能力
关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初中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探讨
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农村物理作业讲评状况及改善
民族区域物理教学状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
分析自然辩证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中已有答案的问题
农村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谈如何开发物理实验的各种资源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