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题,难点在于理解题意,而不在计算的过程。做物理题关键一步在于“断句”,理解分析好题意。对于高考理综物理的应考同样如此。把题目分阶段解读,就能一一列出对应公式,然后联立,代入条件,即可求解。总的而言,物理最难的一块是力学,力学我们要根据所断句子分清楚状态、过程、单体、整体,就能把式子列出。我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两人要将质量为1000千克的小车沿一小型铁轨推上长5米,高1米的斜坡顶端,已知车在任何情况下所受的摩擦力恒为车重的0.12倍,两人能发挥的最大推力各为800牛,在不允许使用别的工具的情况下,能否推到顶部,用什么方法。
先“断句”。长5米,高1米,画出三角形。摩擦为车重的0.12倍,可以列摩擦力表达式。然后计算推到顶部,至少要多少力。最后根据两个最大推力各800牛来判断。至此解题完毕。物理解题非常依赖题目,而不是空想,在基础不是特别纯熟的情况下,不要一步登天,而是要跟着题目来,合理断句即可。再看一个例子
像这类题,很多人不会做,其实非常容易解决,首先题目已经告诉我们m、v、μ。那么我们可以肯定所用的公式一定与这些参数有关,可以大胆先列出。然后来“断”,这时候要断的是过程
首先,子弹打入砂箱前,动能,是总动能。然后我们可以判断,砂箱挤压弹簧后,推动物体A,然后小车跟着动,因此最大势能就是打入瞬间,马上可以列式。由于砂箱是光滑的,而物体和车有摩擦,并且不能落下,最终速度要保持一致,明显要用到动能定理,总质量是子弹、箱子、小车、物体A,总动能是子弹初始动能,列式,求出最终速度。然后再“断”前面子弹打入瞬间物体A的速度(动量守恒)。最后一“断”:有了物体A初始、最终的速度和摩擦系数,就能算距离。至此解题完毕。这就是整个解题的过程。其实只要懂得什么时候“断”,然后根据单体、整体、状态、过程,就能把平时不会做的题解答完毕。
这道题,子弹是单体,然后子弹和砂箱结合成整体,物体A先是单体,在整个运动不滑下的过程中,和子弹小车箱子合并为整体,然后计算距离时,又回到单体。我们在解题时,只要把握住整个运动的规律,就能合理“断句”并列式,从而解题。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word教案1
2013人教版选修(3-5)《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word学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word学案
2013人教版选修(2-1)《电子计算机》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1)《传感器》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2)《活塞式内燃机》word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3.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重核的裂变》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WORD教案2
2013人教版选修(2-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2)《物体平衡的稳定性》word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WORD教案5
2013人教版选修(2-1)《三相交变电流》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激光》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电子的发现》word学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word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1.1《电场》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5.2《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1.5《电容器》WORD教案1
2013人教版选修(3-5)《碰撞》word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4.2《变压器》WORD教案1
2013人教版选修(2-3)《光的偏振》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1)《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重核的裂变》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3)《光的折射 折射率》word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2-1)5.2《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WORD教案1
2013人教版选修(2-1)《洛伦兹力和显像管》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3-5)《玻尔的原子模型》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2-1)《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word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