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象地把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三、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像一粒粒珍珠,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成了项链,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带起来。在这里,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在二轮复习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四、提高做题效果
在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学生必须多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一是在题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使每一个题做出收获,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五、培养科学的应试习惯
方法往往是理性的,习惯则带有感性的特征。在平时作业时,由于时间比较充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性答题。但考试时尤其是高考时,由于有时间限制,特别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应试,许多学生在答题时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习惯答题,许多老师平时强调的东西根本来不及想。比如我们平时讲习题时如果问学生遇到“为什么”应该从哪些角度组织答案,学生都会加答“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可是一到考试,许多学生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往往只能机械应对,头脑中冒出一句答一句,把“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忘到了九霄云外,等到试卷拿到手里看分数被扣了才又想起这句话。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把老师的要求转化成自己的答题习惯,要形成一拿到试卷就不自觉地朝老师要求的方面去做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让平时积累起来的经验在考场上发挥作用。
以上几种方法从总体上指导大家打响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的第一枪,二轮复习的精彩内容尽在《试题调研》物理第6辑热点大串讲——本辑秉承二轮复习把书读薄,速效培能的理念,分三大板块,逐一呈现。百家讲堂部分,高考指导专家、特级教师孟繁伟如约而至,为你讲述高考热点——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的备考策略,让你突破专题复习。热点大串讲部分,帮你彻底解决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漏洞和能力不足问题,更好地实现二轮复习强化重点、扫除盲点、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目标。好题调研部分,从浩瀚无边的题海中精选最新好题,特约名师进行点拨,让你突破解题运用关,小题、大题统统轻松化解。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的教学设计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提高机械的效率教学设计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
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浮力》教学设计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