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看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侧面看却是一只凶猛的大老虎。一张画片上怎么会有两幅图?看这一幅画的时候,那一幅画上哪儿去了?每个小朋友得到这样一张能改变画面的图片都会爱不释手,转来转去地看着。有的文具尺上也有这样的画。
你想知道它的秘密吗?那就动手研究一下吧!
这种图片都被一层透明的塑料膜覆盖着,用手摸一摸塑料膜是凹凸不平的。沿着画片的边缘用刀片切下一小条,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一小条塑料膜的侧面像瓦棱似的,一个半圆紧挨着另一个半圆形。再小心地撕去画片背面的白纸,就会发现兔子和老虎是重叠地印在一起的。这就是全部秘密。但是弄清它的道理还需要一点光学知识。
瓦棱状的塑料膜相当于一排排凸透镜,凸透镜有折光作用,它能把从一个方向射来的光折向另一个方向。利用这种方法就能把重叠在一起的两幅画分开。
下面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能变画的图片。找一根1毫米左右粗的透明钓鱼线,剪成3厘米长的一段,一共十几根,排成一排放在此节插图上,让玻璃丝和插图中的单行线平行。从一个角度上看是一个A字,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一个V字。A字和V字是这样画上去的:把这幅图画分为许多1毫米宽的细格,把这些细格分为两组,单数组和双数组,在单数组上写上A字,双数格上写上V 字,从整体上看两个字是重叠的,实际上它们并不重叠。透明的玻璃丝的作用是把单数格里的图画折向一个方向,把双数格里的图画折向另一个方向,起了凸透镜的作用。这样两幅图画互不干扰。兔子和老虎的画面就是用这种方法印制上去的。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3
教科版八上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教案2
教科版八上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3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1
教科版八上6.1《质量》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3.2《乐音的三个特征》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4
教科版八上4.2《光的发射定律》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3.1《什么是声音》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5.3《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五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1
教科版八上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WORD教案3
教科版八上6.2《物体的密度》WORD教案3
教科版八上4.2《光的发射定律》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5
教科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6
教科版八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教案1
2012教科版八上《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学案
教科版八上第五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2
教科版八上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教案3
教科版八上第三章《声》单元教案4
教科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2
教科版八上3.1《什么是声音》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4.1《光的传播》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3
教科版八上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1
教科版八上3.4《噪声》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