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二、课堂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一)课堂教学程序
(二)实施操作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上课开始,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探究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然后教师根据探究的难易程度,或让学生直接探究,或把探究目标转换成系列尝试题再探究。尝试题的设计要有利于突破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要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学生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本节课的探究目标或教学目标应该说是基本达成。
2.自主探究,合作尝试
学生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交流反馈,拓展延伸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解决不了的尝试题,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新的疑问.在此环节,各小组提出的疑问,先由其他小组解答,其他小组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各小组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争论,可以辩论.在讨论、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4.小组评价,激励成功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分为研究过程评价和应用测试评价.研究过程评价主要从各小组探究的程度和是否提出或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来评判.应用测试评价题可由教师精心编制,也可由学生自己编制,所编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事实证明,让学生进行编题实践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创新精神得以体现的最佳措施之一。
小组评价方式可用斯莱文的“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此种评价指用个人提高分来评价个人和小组.教师要为每个学生都设立一个基础分,这个基础分根据学生在类似测验中得分的平均分而定.学生为其小组赢得分数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提高分,即测验分数超过其基础分的程度.当小组的平均分超过一定标准,小组就可以得到认可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提高分的计算:
下面以100分制说明计分办法,仅供参考.
测验分 提高分
低于基础分10分以下 0
低于基础分l~10分 10
高于基础分10分以内 20
高于基础分10分以上 30
完全正确的测验卷(不管基础分是多少)30
小组平均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
学生的基础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几次测验之后,基础分也随平均得分的情况而有所变化,这样做不会把学生固定在基础分上.“小组成绩分工法”对所有学生来说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努力人人都能为小组的成功作出贡献,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差生的转化,有利于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初步成效
在课堂提问中,实验班的学生回答全面,应变能力强,正确率高.单元检测实验班的达标率为90%以上,对照班仅为65%.实验班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深,有时老师都难以回答,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班.
四、几点体会
1.教师能否转变教学观念,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是学生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标志是:学生内化学习目标,自选学习方法,自定学习速度,能进行自测自评和自我监控.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权,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要实现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个“激励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靠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要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学生是否愿意自主学习,要看教师是否调动起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则要看教师怎样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指导.
3.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激励、同伴互教等讨论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必将产生认知冲突,不充足的推论会得以暴露,最终会达到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理解.在同伴互教中,从学习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国外关于同伴互教的研究发现,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做详细解释工作的学生,即教人的学生,因为教人者须先自教.
4.本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探索知识的奥秘,强化探究的欲望;同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向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研究的历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最终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
5.“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进度确实要慢一些;但是,一旦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体,学习变成自己的一种需要,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的速度会远远超过以前,教学进度不但不会落后,反而会大大超前.
6.本教学模式只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灵活变通.
鲁科版必修二5.3《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二3.3《平抛运动》PPT课件02
鲁科版必修二3.4《斜抛运动》PPT课件02
鲁科版必修二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04
鲁科版必修二5.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二3.4《斜抛运动》PPT课件01
2013鲁科版必修二1.3《功率》ppt课件3
2013鲁科版必修二1.1《机械功》ppt课件3
2013鲁科版必修二4.4《离心运动》ppt课件2
鲁科版必修二3.3《平抛运动》PPT课件03
鲁科版必修二3.3《平抛运动》PPT课件01
鲁科版必修二3.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PPT课件02
2013鲁科版必修二1.3《功率》ppt课件4
2013鲁科版必修二1.3《功率》ppt课件2
鲁科版必修二2.1《动能的改变》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二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02
2013鲁科版必修二4.4《离心运动》ppt课件3
2013鲁科版必修二1.1《机械功》ppt课件2
鲁科版必修二1.2《功和能》PPT课件04
鲁科版必修二1.4《人与机械》PPT课件01
鲁科版必修二1.3《功率》PPT课件03
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二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PPT课件02
鲁科版必修二3.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PPT课件03
2013鲁科版必修二4.4《离心运动》ppt课件6
鲁科版必修二2.3《能量守恒定律》PPT课件01
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二1.2《功和能》PPT课件02
鲁科版必修二2.2《势能的改变》PPT课件02
鲁科版必修二1.2《功和能》PPT课件0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