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气体和液体都能够流动,称为流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拓展。本节内容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策略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学生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因此,教学时尽量选取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直观且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把压力、压强跟流速联系起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飞机的升力,可以通过制作小小的机翼模型并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原理的价值。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角硬币、直尺、两个乒乓球、细线、蜡烛、火柴、两根塑料吸管、两张纸、机翼模型。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5分钟) | 做两个“漏斗”吹球球不走的小实验:准备两个漏斗,一个漏斗朝上放置,一个漏斗朝下放置。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中间,往漏斗里吹气。事先让同学猜想,球会不会被吹走,球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再实验。 学生活动:硬币“跳高”比赛 (1)比赛设计:如图1,将一枚一角硬币放在离桌边5cm处,在硬币前10cm处用直尺架高约2cm。
图1 (2)比赛规则:使嘴巴靠在桌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气(不准吹硬币),使硬币翻越直尺。每个人都进行活动,使硬币成功翻越直尺或看谁硬币“跳”得更高。 (3)思考:吹气前,硬币上下两个面受不受大气压?吹气时硬币上下两个面所受大气压是否发生改变? | 学生猜想、观赏、体验有关的现象。 针对问题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吹气前,硬币上表面受向下的大气压,下表面受向上的大气压,它们大小相等,相互抵消。吹气时硬币向上“跳”,说明硬币受到向上的压强比较大,这可能是硬币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造成的。因为吹气,加快了硬币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 实验现象与学生猜想不一致,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
新课教学 (30分钟) |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物理学中把没有一定形状,且很容易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都是流体静止时产生的。当流体流动起来以后对物体的压强会发生改变,那么流体产生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流体产生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强不变。 3.设计进行实验 实验1:如图2两张纸自然下垂,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 图2 实验2:杯子里放入乒乓球,往杯口水平吹气,能否让乒乓球在杯子之间跳跃,试一下看看。 实验3:如图3,将事先折好的两只小船,放入脸盆内,然后用注射器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
图3 一组选其中一个实验探究,做完后可以探究其它实验。 4.交流与合作 请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就刚才的实验,上来重新演示,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5.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现象: (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 (2)狂风发作时,经常会揭起屋顶的瓦片,这是为什么? (3)夏季我们经常把门窗打开,“过堂风”让我们凉爽不已。可是风却经常把门给关上,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4)1912年秋季的某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海轮──“奥林匹克号”正航行在大海上。在离“奥林匹克号”100米远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着。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小船好像被大船吸过去似的,完全失控,一个劲儿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小船怎么会被大船“吸”过去呢? | 实验1的现象是纸向中间靠扰了。原因:不吹气时,纸张两侧的空气相对静止,致使空气对纸作用的压强相同,气体压强不会引起纸张运动。而吹气时,纸张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内外造成压强差,空气将纸张压在了一起。 实验2的现象是乒乓球会跳出来,跳到另一杯子。 原因:往杯口水平吹气,杯口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杯子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压强差把乒乓球托出来。 实验3的现象是:分开的小船靠在了一起。原因:冲水后,两船之间的水流快,压强小,两船外面水流慢,压强大,因此船内外的压强差将两船挤在了一起。 学生思考并回答。 | 以科学探究的学生研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做并分析原因,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 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科学的应用价值。 |
二、飞机的升力 教师示范让学生跟着做:如图4,取一张纸条,手持一端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手中的纸会怎样?使气流加快,看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图4 视频展示飞机起飞,思考:飞机的机翼形状是怎样的?飞机飞行时升力是如何产生的?飞机起飞时,顺风和逆风哪种起飞方式有利? 然后利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演示飞机机翼上升与流速的关系。 | 学生做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观察到纸条会上飘。如果吹出的气流越快,纸条会向上飘得越高。由于吹气时,纸片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较大的压强将纸片“举”起来了。 机翼上表面是曲面,下表面是平面。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气流快速流过机翼。上方空气和下方空气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不同,上方空气通过的路程长,下方空气通过的路程短。所以上方空气流速快,气压变小;下方空气流速慢,气压变大。产生了压强差,即下方气压大于上方气压,将飞机向上托住。 机翼上下表面由于产生气压差,而产生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 | 先用一个小实验做铺垫,学生更容易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 |
课堂小结 (5分钟) |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8.2《核能》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1《磁体与磁场》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8.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磁波及其传播》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4《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7.3《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1《磁体与磁场》PPT课件4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磁波及其传播》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功率》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能表与电功》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2《电流的磁场》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ppt课件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能表与电功》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测量小电灯功率》flash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5
苏科版物理九下《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能表与电功》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3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8.3《太阳能》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7.1《信息与信息传播》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1
苏科版物理九下《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故障分析》flash课件
苏科版物理九下《电磁感应 发电机》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16.1《磁体与磁场》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