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浮力(复习)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质量的概念与单位;
2.巩固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密度的原理;
3.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深刻理解浮沉条件的应用。
4.注重学科结合,将知识系统、综合。
重点
物质的密度的测量
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难点
密度与浮力的有关的计算题,设计类型题目,及设计类型题目的步骤
教学用具
天平和量筒 密度计、潜水艇等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质量
(一).出示知识结构要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复习知识点。
(二).对照知识结构,逐一对照每一节复习
1.质量的概念: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理解质量概念时,还要注意把物理学中的质量和日常生产、生活说的“质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区别开,要打破学生生活中思维定式理解物理概念。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 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操作过程,突破方法:使用时按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强调“物左码右”并要学生学会物体与砝码放错位置时如何读数;并注意把物理学中的知识和日常生产方法结合
密度
3. 密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公式及变形讲解,物理意义的说明,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方法运用对于物体的密度,不同种的物体,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以及密度是物质特性的理解。练习探究39页7、3、8等
4. 变形“正北方糖是一种用细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给你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球写出:
(1)测量的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浮力部分
计算浮力的方法
教师提示总结:
一、计算浮力的方法: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求ρ液、v排已知。
2.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如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浮力及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G物=F浮+F拉,F浮=G物-F拉=G物-G视。
3.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只适用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所受的浮力。
解题的一般步骤
做有关浮力题目的注意事项
二、解综合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对象所处的状态。
2.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
3.根据状态列出方程式方程组。
4.进行数学运算。
三、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
1.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 2.密度的概念
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浮力的概念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浮沉条件
四、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
1.物重G与视重G″
2.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
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
4.上浮、漂浮、悬浮。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而的体积v露。
做题 巩固所学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八年级下苏科版3.4平面镜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9.4认识浮力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4.1透镜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2.4升华和凝华5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3光的直线传播3课件课件
2015年秋人教版九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苏科版2.5水循环2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3光的直线传播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1光的折射4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2.5水循环4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2.5水循环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3.1光的色彩 颜色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2.4升华和凝华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1光的折射5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2.4升华和凝华7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5光的反射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1光的折射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2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5.2速度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5光的反射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4.2凸透镜成像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1光的折射2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4.1光的折射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1光的色彩颜色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2.5水循环2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2.5水循环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下苏科版3.5光的反射4课件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